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激戰正酣,廣州也進入了“全民世界杯”時間,街道上,商店中,酒吧里,世界杯元素隨處可見,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支持。
在白云山下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同樣有一位狂熱的足球迷關注著本次世界杯。15年前,他是英國本土有名的足球專欄記者,來到廣州后他又機緣巧合地成為了一名大學教師。此后,他還兼職擔任電臺和電視臺的欄目主持人。
他就是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新聞專業項目負責人麥特·霍恩(matt·horn)。
今年52歲的麥特即將“倦鳥歸巢”,他和愛人不久將啟程回國,告別讓他深愛不已的羊城廣州。“來到廣州這個選擇改變了我的人生,這里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
在工作中,“嚴格且公正”是麥特的信條;在生活中,他卻是個特別幽默風趣的人。盡管中文說得并不“靈光”,但他在辦公室接電話總喜歡從嘴里蹦出一聲“喂?”讓電話那頭的人還以為打錯了。
麥特說,足球是他一生的摯愛,記者是他一生的職業。兩者結合,他則成了足球記者。
麥特·霍恩
另一種方式“圓夢”足球
麥特·霍恩1965年生于英國普勒斯頓市。從5歲開始,麥特開始真正接觸足球,并進了學校的足球隊。彼時,麥特的家鄉沒有足球俱樂部,在鄰居的影響下,他開始知道國內有一家叫曼聯的足球俱樂部,并自然而然成為了球隊的粉絲。
1983年,麥特第一次到足球圣地溫布利球場,現場觀看了曼聯與利物浦的英格蘭聯賽杯決賽。他渴望成為職業運動員,為曼聯效力。然而他的運動能力并未達到職業球員的要求。
他決定以另外一種方式守護足球——成為一名足球記者。所以,在他1984年讀大學時,麥特毅然選擇了曼徹斯特大學,來到了心愛的足球隊所在的城市,“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離曼聯近一點。”
20世紀80年代中期,英國的大學本科沒有設立新聞學專業,麥特于是選擇了歷史專業。但這他并沒有改變自己的職業規劃,作為校報運動版的主編,21歲的麥特對曼聯主帥弗格森進行了專訪。“那是一段難忘的、美好的經歷。”
本科畢業的麥特回到家鄉的中央蘭開夏大學攻讀新聞碩士。1990年畢業后,他如愿以償地成了當地報社的一名足球記者。他開始在國內大大小小的球場內出沒,成為足球比賽的記錄者。
他記得,當他第一次作為記者進入老特拉福德球場報道曼聯主場比賽時,兒時的足球夢得到了升華。“我以另一種方式繼續見證球隊的成長。”
跟隨妻子到廣州任教
隨后的十年里,麥特又輾轉于英國其他城市,供職于不同的媒體單位,以足球記者的身份見證著不同的球隊和球員的成長,無論是2000年歐洲杯還是2002年世界杯,都有他專注而忙碌的身影。
1990年,麥特認識了自己一生的摯愛,在他母校工作的女孩艾莉森。兩人迅速墮入愛河,5月份剛確定關系,12月就步入了婚姻殿堂。麥特記得,太太當年送給他的第一份禮物,是一張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隊歌的黑膠唱片,至今他仍珍藏。“所以世界杯對我來說,意義永遠都是那么特別。”麥特笑言。
2003年,麥特與妻子迎來一次“考驗”。當時麥特夫婦所在的中央蘭開夏大學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進行教學項目合作,從2002年開始該校便陸續有外教來到廣州任教。
那年恰逢“非典”,他不顧眾人的反對辭掉了工作,毅然陪伴妻子來到廣州。麥特原計劃在廣州待兩個月,等妻子習慣了這邊的工作之后他便先行回國。沒想到的是,當時廣外新聞學院剛好有一名外教回國,職位出現空缺。看著妻子逐漸愛上了這座叫廣州的城市,麥特決定接受命運安排,跟隨妻子的步伐,在廣外當起了教書育人的園丁。
結婚28年,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中國,麥特夫婦的感情一直都好得讓人羨慕。談及如何讓感情“保鮮”,本來還嘻嘻哈哈的麥特突然一本正經起來,“其實就是互相的尊重和關心。我尊重她的工作,尊重她的選擇;她也尊重我的愛好,懂得怎樣討我開心。”一聊到妻子,麥特臉上的幸福之情根本掩飾不住。
“從事新聞教育的記者”
在廣外任教15年來,麥特始終把自己定義為“從事新聞教育的記者”,而不是“曾當過記者的教師”。他把自己的課堂當作新聞編輯部,帶領學生在實戰中“生產”新聞。
作為教師,麥特很嚴格,如學生上課不能玩手機,采訪必須帶上紙和筆,上課不能遲到等。看似普通的規則背后,卻藏著麥特對新聞這一行的堅持。但麥特的課堂卻從不死板。他強調實踐,常鼓勵學生出去找故事,而不是待在教室里或者宿舍里上網,他也常親自帶隊外出采寫。
15年來,他培養的學生已超過2000名,其中很多人畢業后都選擇了媒體行業,在廣州乃至全球各地當起了記者,有的甚至還和自己的恩師成了同事,這是讓麥特最自豪的事。“人生最美妙的事,莫過于一名記者看到自己的學生成為另一名成功的記者。”
從2004年開始,麥特就受邀擔任廣東廣播電視臺的欄目主持人,主持一檔名為《my guangdong》(我的廣東)的電臺節目,專門采訪來廣東的外國人;后來他又受邀主持一檔名為《facetime》(面對面)的欄目。雖然工作的平臺與以前不同,但麥特又可以作為記者與采訪對象盡情溝通,熟悉之余又有新鮮的體驗,這讓他大呼過癮。
“這么多年我始終作為一名記者在工作,當我回到教室里,我都可以把最新的工作經驗分享給學生,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廣州有太多的美好”
廣州是麥特來到中國的第一座城市,也是他這輩子居住時間最長的一座城市,“這足以證明我在這里過得有多開心。”麥特笑著說。
來到廣州15年,麥特親歷了廣州社會的巨大變化,尤其作為球迷,他的感受更深。“我愛去酒吧和朋友看球,但2003年我剛來廣州的時候很難找到這樣的酒吧;現在比以前多了很多酒吧,而且有精釀啤酒喝,廣州的足球氛圍越來越濃厚,來廣州生活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在這里看世界杯的感覺也很棒。”
此前,盡管教學工作很忙,他也堅持去天河足球場踢球鍛煉,直到47歲那年膝蓋受傷,他才戀戀不舍地“掛靴”。不久后,他的足球熱情又被恒大和富力兩支廣州球隊點燃,麥特也樂此不疲地加入其中,一到周末就變成標準的“廣州球迷”。
麥特多年來也一直致力于向外國友人推薦廣州,“這里有太多的美好,卻依然不太為外國人所知,所以廣州還是應該更多地向外推介自己。在廣州的日子我從沒感到過沉悶,這里有太多讓人興奮的地方,我能夠在這里住15年就說明了一切。”
如今他和妻子即將啟程回國,他不免有些傷感,“我們離開家人已經太久了,雖然這邊的生活很美好,但也是時候邁出下一步了。”麥特感謝自己的太太,在15年前為他創造了這樣一個改變人生軌跡的機會,廣州的一切都已深深烙印在他心里。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蔡凌躍
沁源縣司法局組織百名志愿者共植“法治林”
田陽城管大隊全員上崗防御“山竹”
新春展年俗
清運量大幅增加環衛工加班加點
旅游酒香出深巷 外聯內引雙驅動 ——雞西旅游域外營銷招商并舉
“老廣州”麥特·霍恩的足球情緣
[朝陽區]陳德智副區長走訪調研朝陽區雙創基地
帶親屬“發財” 害大家被抓
漣源·古塘首屆金秋梨文化旅游節開幕 優質農產品備受青睞
時刻繃緊安全弦
痛心!又一個女孩離世 千萬要記住它們別混一起吃
路橋港航召開“五比五看”“四破四立”大討論
成都市第三批街頭藝人今日上崗 表演形式更多元
宜賓開展“3.15”宣傳活動 提升全民維權意識
真情服務棚改居民 政策惠民助力征收
省委宣傳部考察組到岳陽日報傳媒集團調研馬娜參加
我市啟動冰雪體育系列活動
浦東新區周浦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開展“黨建引領公益小善服務社區”公益服務集市活動
江華:秋葵上市富瑤胞
陸河全民禁毒工程推進會重申 把禁毒工作納入“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