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滎經縣龍蒼溝鎮萬年村黨支部積極探索推行“支部+x+脫貧”精準扶貧模式,即:“支部+旅游景區+脫貧”,“支部+合作組織+脫貧”,“支部+黨員干部+脫貧”,“支部+農民夜校+脫貧”,“支部+各級力量+脫貧”,筑就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的脫貧致富之路。
●為了提高山河村茶葉品質,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名山區新店鎮山河村黨支部在山河村1組、3組統籌規劃茶園500畝,開展沼液直接回田示范項目。按照“三個一點”的方式,即政府補一點、農戶籌一點、養殖戶繳一點,通過施自然肥,改善土壤環境,提高茶葉品質,預計畝產可實現增收500元以上。自5月該項目實施以來,已經利用沼液灌溉茶園28畝,目前項目還在持續進行中。
●近日,天全縣紅十字會為大坪村4戶貧困戶、3位產業發展帶頭人授予了紅十字博愛家園項目生計基金,并明確以合作社帶動困難群眾脫貧奔康為導向,將生計發展基金投入野林養殖專業合作社,每年年底,由合作社將運營利潤以分紅的形式分發給4戶貧困戶,促進貧困戶致富增收。
●滎經縣安靖鄉立足自然資源優勢,突出發展黃柏產業,帶動群眾穩增收。目前,安靖鄉現有黃柏1.6萬余畝,每畝投入約1500元,每畝產生效益可達3000至5000元,群眾積極性高漲。每年,全鄉出售黃柏皮均穩定在20萬公斤以上,收益100多萬元,戶均增收5000余元。
●近年來,石棉縣草科鄉建立起“飛地”模式發展鄉村經濟。樹立草科鄉“1468”發展思路,建立“6+n”工作機制,邀請專家、專業團隊進行全方位指導,組織鄉村組干部、群眾代表考察學習香菇產業,在友愛村、農家村投入貧困村產業扶持資金27萬元,以“飛地模式”將香菇基地外遷至栗子坪鄉,解決草科本地土地資源稀缺問題。與此同時,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思路,建立健全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為支撐的“一核多元”集體經濟組織體系,運用互聯網思維,采取“農村黨建+電商”“新媒體+黨員教育”“云黨建+政策公開”等模式,由黨員帶頭轉變觀念,帶動群眾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為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法律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漢源縣立足水果、蔬菜大縣的縣情,成立縣果蔬法律服務中心和果蔬產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三全、三定、三主動”模式,實現農村公共法律服務以及果蔬產業矛盾糾紛化解全覆蓋。
德州市紀委通報4起扶貧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典型問題
昆明市2018年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吉安市開展全國“放魚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動
泰州環境監測中心完成2018年飲用水源109項全分析工作
北京公布2017年稅收違法“黑名單” 44家企業納稅人上榜
一周脫貧簡訊
世和基因中國總部基地開工建設
首屆中華設計獎“桌面優品”設計大賽落幕
夏去秋來折扣多,促銷品里挑實惠,精打細算換季購
南京2018年“春風行動”啟動 已籌集10萬個崗位
源城區地稅局推行黨員記事制
雅安市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關于建設類企業行政許可審批決定的通告
東大秦皇島分校攜手小學試點科技創新聯合育人
高山:在加快文化強省建設征程中彰顯省會擔當
華安:平湖路道路改造工程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民生溝通】預售許可證過期了如何辦公積金貸款?
為啥有些送洗的衣服拿回來有一股味道 和使用哪一種干洗機有關系
江西7縣(市)入圍“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
關于開展2018年度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企業類)選拔培養的通知
告別“臟亂差” 蘇州這23家農貿市場要華麗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