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靜
世界很大,圈子很小。
現在回想起來,很多事情真的是機緣巧合,就像在報社寫了13年別人故事的我,今天的“本報訊”主人公是我自己和本報。
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有個歡迎新生的傳統節目,叫“芳芬之歌”,就是請優秀校友回母校給大一新生作成長報告。我入學那年,請的是湖南衛視給省委書記作報道的學姐,行話該叫那位學姐為“省委書記專線記者”。一個優秀記者給師范類學生指點人生迷津,于是,我的人生偏航了。四年后,我拋棄了父母給我的“老師”人設,成為了一名記者。再后來,我就一直是市委書記專線記者。
二零零幾年,湘潭和全國各地一樣,房地產業蓬勃興起,大項目好項目如雨后春筍,那時候的九華說要“再造一個新湘潭”。我跟一個“項目書記”跑,天南海北,北上廣深,最遠到了新疆吐魯番。每到一個地方,從機場直接到了會場,為了寫好稿子閱歷不深的我必須把自己埋在酒店的電腦里,“百度”清楚這座城市的gdp、產業結構,再弄明白等下領導會見的這家大企業的主營業務、行業背景。
在不斷的奔跑中,我的視野在拓展,閱歷在豐富,跑時政也漸入佳境。湘潭日報社也在不斷“成長”。她離開了熱鬧的基建營,搬遷到了安靜的夢澤湖畔,硬件環境有了質的飛躍,只是少了些許人間煙火氣息,我再也不能稿子寫到一半,去桂林人來碗粉,去火宮殿搞份臭干子了。
報社是我青春和夢想安放的地方。我走過了最激情最夢想的十年韶光。報社也走過她最美的芳華。這一路,是報社,包容了我的稚嫩和青澀,也見證了我的成長與成熟;是報社,讓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感受一個時代的風云變幻,參與一座城市的點滴變化,關注一城百姓的歡樂疾苦。
如今,紙媒衰落,湘潭晚報也完成她的歷史使命,以湘潭新聞網app的全新形式,告別過去,蝶變未來。我寂靜歡喜,眼里卻含著淚花。淚花里映照的是一代人的芳華。何為芳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抬頭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抬頭有清晰的遠方。
如今,我擔負著采訪中心重點報道組組長的重任,腳下的路艱難而廣闊。我們處在最好的時代,有書寫不愧于時代、不愧于人民偉大作品的肥沃土壤和溫暖陽光,整裝再出發,以實際行動讓新聞夢想照進現實。
致敬,芳華!
(作者系湘潭日報社采訪中心副主任)
寧化多單位部署防寒抗凍工作
九龍江防洪工程漳州段二期(薌城段)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東營區委書記燕乃敏對全區環保督察問題整改進行現場督導
讓傳統產業向信息化“變軌”
下水道堵塞引糾紛 社區調解解難題
【紀念《湘潭日報》創刊60周年】致敬芳華
閩清:庭審黑惡勢力“保護傘”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
書畫巡展進社區 改革開放成果鼓舞人心
湛江醒獅 寶島獻藝
威海亮出“誠信之城”新名片
白云區泉湖社區召開黨員干部群眾廣場見面會
湖南日報“晨風”系列評論社會反響座談會召開
我市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舉措
看川劇變臉 品地道重慶火鍋渝香居火鍋美食節勁爆福利“席卷而來”
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靳綏東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宣城市2018年少兒戲曲匯演舉行
[常寧市] 常寧市和國網衡陽供電公司在勝橋鎮高峰村為68名貧困戶現場頒發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
關于許彩彩同志任職的通知
衡水市金融業將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