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我局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部署要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努力建設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三明。市區空氣質量狀況(aqi)“優、良”天數比例為99.4%,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居全省首位,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65;10個縣(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范圍98.3%-100%,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范圍2.23-3.43,其中泰寧、將樂、建寧、清流、明溪、大田、寧化等7縣進入全省58個縣級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前十。全市18個國(省)控斷面水質均符合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水環境功能,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18個縣級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64項監測指標均符合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水質達標率100%。
一、 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力做好督察整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方面。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中涉及我市的整改任務共17項。根據省上初步認定,截至目前,大田縣鑄造企業落后煉鐵設備未淘汰到位、尤溪縣垃圾填埋場、尤溪縣造紙等小企業擾民、大量垃圾滲濾液未有效處置、鑄造企業落后生產設備淘汰不到位、縣級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未建成投運、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缺口、畜禽養殖污染小流域等8個問題已完成整改。部分領導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視不夠、永安豐海煤礦未淘汰到位、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嚴重滯后、鄉鎮在用簡易垃圾填埋場和燜燒爐、尾礦庫“三邊庫”環境風險問題、水電開發造成的減水斷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非正規垃圾填埋場環境污染、部分小流域整治不力等9項問題按時序進度推進。省環境保護督察方面。省委省政府向我市反饋了省級環境保護督察的有關情況,共涉及17項問題。2018年6月8日,市委辦、政府辦印發了《三明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委辦〔2018〕29號)。目前各地、各部門正對照有關整改要求,制定整改實施方案,各項問題整改均在有序推進。
(二)強化污染防治攻堅。強化措施、鐵腕治理、精準發力,著力解決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是實施大氣污染整治。印發實施《三明市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工作計劃》,并組織制定了《三明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18 -2020年)行動計劃》,待省上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下達后進一步補充完善印發實施。組織各地實施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其中大田縣紅獅水泥有限公司旋窯靜電除塵改為電袋復合除塵、三明市南方金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窯尾靜電除塵改電袋復合除塵等7個項目已建成投運。三鋼計劃投入1億多元,實施30余項環保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其中,焦爐機側裝煤推焦除塵系統升級改造、燒結翻車機卸車點新增高能微霧抑塵裝置、180系統篩分室及成品送料系統新增布袋除塵器、二煉鋼電除塵器后新增布袋除塵、燒結180和220系統一混進出口除塵改造、高爐(3#、7#、8#)爐頂受料斗增設干霧抑塵等項目進場施工。制定印發《三明市臭氧污染防控指南(試行)》,開展臭氧污染治理,三鋼焦化廠煤化工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220 m2燒結機脫硝工程正按序時推進。二是開展水污染防治。貫徹落實省、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安排實施水污染防治計劃項目31個,重點推進工業污染防治、城鎮生活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水資源節約、水環境管理、保障水生態安全等方面工作。制定印發《三明市“小流域綜合整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實施方案》,把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列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并納入各地黨政領導環保目標責任書考核,推動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有序開展。目前,我市的11條小流域已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有效投資1.38億元,占年度投資任務的59.6%。指導中村鄉對東牙溪水源保護區內剩余的吉峰、坑源、頂太、草洋等4個尚未整治的村莊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最大限度減少生活污染。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工作,準備開工建設。督促中村鄉抓緊實施2016-2017年東牙溪飲用水源保護項目,并籌措專項治理資金625.5萬元用于水源保護,各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三明市東牙溪和薯沙溪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草案)》已通過省人大二審以及市人大三審。三是推進土壤污染防治。2017年農用地詳查點共布設土壤調查點位1326個,農用產品調查點位451個。我市于2017年10月16日在全省率先正式開展農用地污染狀況詳查樣品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已采集農產品樣品24件,土壤無機樣品1287件,土壤有機樣品162件,采樣工作進度位于全省前列。
(三)加大環境監管力度。認真執行新環保法及配套辦法,主動適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持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4月份,生態環境部發函省政府,表揚我市黃海城、吳東兩人在“2+26” 強化督查專項辦公室工作的突出表現。由生態環境部組織的“清廢行動2018”專項督查中,我市抽調的19名執法人員圓滿完成督查任務,在督查中發現問題數量、工作質量上表現突出,得到了生態環境部的充分肯定和通報表揚。5月22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全國環境執法工作會議,表彰2017年度全國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和表現突出個人,我市環境監察支隊、沙縣環境監察大隊、兩位執法人員獲得表彰。一是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先后組織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排查整治納污坑塘環境問題”“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進出口廢物一季一督查”“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行為”“清水藍天”環保專項暨流域交叉執法行動等六個專項行動。1~6月,全市共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3起,共辦理適用四個配套辦法案件101起,其中行政拘留15起(市本級1起),限產停產21起,查封扣押64起,按日計罰1起;辦理環境違法案件119起,處罰金額588萬元。全市排查發現水源地環境問題共19個,目前1個環境問題已完成整治,6個問題已有實質性進展,其余12個環境問題正逐步推進。二是開展環境安全隱患大排查。為強化環境風險防控和企業隱患排查,切實落實企業環境安全主體責任,有效防范和化解環境風險隱患,我市結合“清水藍天”、“2018清廢行動”、流域交叉執法等專項行動開展全市環境安全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2161人次,檢查工業企業(點位)676家,立案處罰101家,司法移送2家,行政拘留11家,查封扣押40家,限產停產14家。三是抓好環保信訪投訴辦理。根據市委維穩工作專題會議和省、市信訪工作會議精神,嚴格落實信訪工作“五抓”要求,全面推行依法處理信訪事項“路線圖”,認真對待每一件投訴,努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半年,市本級共受理各類環保投訴969件,其中“12369熱線+微信+網絡舉報”共計925件,國家信訪舉報平臺投訴4件、廳長信箱投訴26件、群眾來信13封,接待群眾來訪1批/2人次,均得到及時處置,未出現群體性環境信訪事件和進京、上省等越級上訪事件發生,積案為零。上半年共承辦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共20件,其中市人大建議6件(主辦4件、協辦2件)、市政協提案14件(主辦8件,協辦6件),均已答復。四是推進“綠盾2018”專項行動。按照“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和省市有關工作部署,對照原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問題清單、環保督查問題清單、原環保部重點問題清單等線索認真開展自查。經過多次反復摸底、排查、核實,全市11處省級以上林業自然保護區共梳理出各類問題124項。通過制定整改方案、開展專項督查等,保護區內各項生態環保問題整改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124項問題已完成整改91項,整改銷號率73.4%。
(四)深化環保領域改革。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提升環境質量為核心,充分整合各方面資源,全面深化生態環保領域改革。一是繼續推進市場導向改革。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方面:市級參評企業共437家,同比增長9.7%,首次把畜禽養殖、水電站兩個行業納入評價范圍。其中,23家被評為優秀企業,285家被評為良好企業,45家被評為警示企業,26家被評為不良企業,58家暫緩評價。排污權交易方面:1~6月全市排污權出讓成交總額8312萬元,企業獲利6456萬元;16家企業通過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完成新改擴建工業項目總量指標申購,受讓成交總額809.33萬元。滿足豁免條件的新建項目31個,企業節約成本共計91.39萬元。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方面:2018年1~6月新增14家企業投保,保額1870萬元。二是繼續深化簡政放權改革。出臺《簡政放權提質增效十條措施》,圍繞環評審批、排污交易和排污許可等方面,推進“放管服”改革。實施以來,全市縮短公示期限項目共計75個,節省業主辦事時間共計800余天;對14個未導致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的改擴建項目,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管理;豁免購買排放小微污染物建設項目排污權共計17個,節省業主資金共計60.9萬余元;對93個延續福建省排污許可證落實了簡化辦證手續,無需業主提交申辦材料,直接在原證副本中注明許可期限并加蓋公章。三是推進垂管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委統一部署,加快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摸清全市環保系統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職數、辦公用房、資產和債務等,牽頭制定了《三明市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已印發組織實施。
(五)夯實基礎提升能力。提升環境管理水平為目標,不斷加強環境保護能力建設,整體協同推進基礎設施、環境監測、環保宣教、作風建設等各項基礎工作。一是加強監測體系構建。制定2018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每月開展環境質量會商。上半年,如期完成6期地表水、18期飲用水源地水質等常規環境監測任務, 市重點污染源自行監測完成率為94.62%,信息公布率為97.83%,國、省控企業監督性監測完成率達98.91%。如期完成尤溪擁口水質自動站建設及7座已建水質自動站設備填平補齊任務。二是推進污染源普查。上半年,組織完成污染源普查培訓34期,培訓人員1467人次,選聘普查員621名、普查指導員164名;完成普查清查底冊的建立及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鍋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及入河排污口的現場清查及數據填報工作;完成全市清查工作質量核查,并通過省普查清查質量核查,被評定為合格。三是加大環保宣教力度。注重輿論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在市級以上主流媒體上刊播了環保新聞宣傳報道92條(篇),其中,人民日報1篇,中國環境報5篇,福建日報20條,三明日報66條。組織開展“6·5”世界環境日系列紀念活動,舉辦2018年三明市環保開放日活動、環境日街區宣傳活動等。四是落實從嚴治黨部署。召開2018年全市環保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按照省委“五抓五看”、27條具體措施的要求,層層傳導壓力,抓好主體責任的落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等。統籌抓好精神文明、綜治、績效等工作,及時傳達貫徹省、市有關部署和會議精神,與環保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
二、存在問題
上半年,我市環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提升難度大。因歷史原因,我市核心城區內仍有三鋼省屬重污染企業,雖然三鋼污染物達標排放并執行特別排放限值,但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較大,市區空氣質量持續提升難度大。二是飲用水源保護仍有壓力。中村鄉生產生活污染特別是農林業面源污染影響東牙溪水庫水質穩定達標;部分縣尚未建成投用第二水源,影響水源安全。三是城市污水處理設施還有短板。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運行不穩定、進水濃度低、清污分流不完善、生活污泥仍未全部實現規范化處理。四是各種工程建設污染問題依然存在。道路建設、礦山開采、園區開發、建筑施工、畜禽養殖等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和空氣污染等為群眾投訴的熱點問題。五是環境安全風險隱患尚未根除。我市化工、涉重金屬企業點多面廣,特別是由于交通事故等引發的次生環境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六是環保隊伍能力建設亟待加強。環境監測、監察力量依然薄弱,環保隊伍人員少、經費缺、裝備差與任務重、責任大、要求高的矛盾十分突出。
三、下半年打算
下半年,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一是抓好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落實。對照責任書既定的目標任務,組織相關單位逐項梳理,分析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環節,及時補缺補漏,必要時提請黨委政府協調解決。加強對責任書中分解的728個重點項目跟蹤督促,明確項目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倒計時安排工作進度,抓住關鍵節點和關鍵人,確保按期完成年度任務。二是繼續推進環保督察整改。強化組織協調,持續推進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督促各地持續開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自查整改,鞏固和擴大環保督察成果,以良好的狀態迎接中央、省上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回頭看”。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抓好《三明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18 -2020年)行動計劃》和《三明市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工作計劃》落實,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力爭年底前全市pm2.5濃度持續下降,臭氧得到有效控制,消滅ⅳ類及以下水體,提高土壤安全利用率,讓三明的天更藍、河更清、地更綠。四是嚴格環保執法。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推進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全力組織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全面推進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有效應對和處置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確保轄區環境安全,妥善處理群眾環境信訪投訴,維護社會安定穩定。五是深入推動改革。繼續深入實施生態紅線管控、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流域治理機制完善等,確保完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涉及三明的改革任務。主動對接生態環境機構改革,穩妥推進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確保工作不斷、隊伍不亂。六是推進其他重點工作。繼續推進污染普查,于8月底前完成入戶調查、數據填報、審核匯總和質量評估,年底前完成普查數據庫,建立完善各類污染源檔案。繼續抓好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全力跟蹤推進問題整改。繼續深化“綠盾2018”專項行動,重點推進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細化整改措施,落實整改銷號制度。
三明市環境保護局
2018年7月18日
種下桃樹——“將來致富就靠它了”
汶上縣領導視察泉河治理工程及河長制工作進展情況
關懷送給您
向秋:掌聲是民意與報告內容的共振
海鹽武原派出所提升治安掌控力打造平安夏季
三明市環保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蘇州市疾控中心:手足口病即將進入高發期
擘畫藍圖定方向 久久為功立潮頭
南崗區扎實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環保公益實踐活動
溫州城區初中招生網上便民服務系統開通
建始縣中醫院為計生特困家庭建設“幸福家園”
關于公布浙江中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等42家企業安全生產三級標準化達標(復評通過)的通知
“文創保”降中小微企業融資門檻 600萬元內擔保將走綠色通道
全市“百年古樹”超過2500株
景區不應再依賴“門票經濟”
2018年度省151人才工程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擬推薦培養人員情況公示
萌娃進森林 巧手畫環保
銀川公開征集不文明行為線索
出行指引:公交集團長運公司各站場中秋、國慶預售資訊
日照全面推進鹽業體制改革 保障食鹽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