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陽明鎮的果農正在采摘獼猴桃。“和平獼猴桃”即將成為我市繼“河源米粉”“連平鷹嘴蜜桃”之后的第三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村振興戰略描繪藍圖明確農村發展新目標之一,就是“質量增優”,農產品質量決定了農業發展的質量。對于仍以農業人口為主的河源來說,農產品質量不僅決定農業發展質量,更是農民收入增長,生活水平從寬裕上升到富裕的一個發展途徑。
市委七屆五次全會報告提出,要加強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通過深入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戰略,堅持以工業化的組織、品質化的生產、商業化的經營發展農業,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品質農業、效益農業,把“生態河源”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
近年來,市質監局通過強化品牌建設,發揮質量引領作用,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河源農產品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了。
當下正是獼猴桃上市的季節,老家在和平縣的陳工最近提了幾箱親戚自種的“和平獼猴桃”,說“開園,豐收了”,給一同在市區上班的同事分享,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記者從市質監局獲悉,今年5月,“和平獼猴桃”順利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技術審查會專家審查,這標志著“和平獼猴桃”即將成為我市繼“河源米粉”“連平鷹嘴蜜桃”之后的第三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產自特定地域、以地理名稱命名的產品,是優良品質的代表,是國際通行的知識產權之一。近年來,市質監局多措并舉加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大力打造河源特色農產品品牌,提高地區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大力助推鄉村經濟振興發展。目前,河源現有“河源米粉”和“連平鷹嘴蜜桃”兩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今年5月,“和平獼猴桃”順利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技術審查會專家審查;今年6月,“紫金春甜桔”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獲得正式受理,全市在今年內有望增加到4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東源仙湖茶”在去年獲批成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辦公室,近期已將申報材料上報。
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 助力打造地方優勢品牌
“和平獼猴桃”順利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技術審查會專家審查,是河源致力打造地方優勢品牌的一個縮影。如何持續挖掘我市各地歷史悠久具有地方自然特色產品資源,大力推動和支持特色較鮮明、發展潛力大的產品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市質監局制定了從申報計劃到書面申報、形式審查、技術性審查等整個申報過程,全程安排一條龍跟蹤服務,實行領導對口和專人負責制,同時還專門邀請專家對申報工作進行全程指導。
以“連平鷹嘴蜜桃”為例,連平鷹嘴蜜桃申報前,其他地方種植的鷹嘴蜜桃假冒連平鷹嘴蜜桃進行銷售,嚴重損壞了連平鷹嘴蜜桃的聲譽,損害了連平鷹嘴蜜桃種植戶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后,種植鷹嘴蜜桃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同時鼓勵合作社、農戶充分運用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效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促進連平鷹嘴蜜桃產業有序發展,讓這一特色產業在脫貧奔康和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真正成為農民的“脫貧致富果”。目前,連平鷹嘴蜜桃總種植面積達6萬多畝,掛果面積達4萬畝,總產量約2萬噸,總產值達2.4億元。
在加強品牌保護,提升產品價值方面,“河源米粉霸王花”無疑最具代表性。
河源米粉以“霸王花”米排粉為代表,在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之后,廣東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產品的價值和品牌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產品暢銷國內各大城市,成功進入沃爾瑪、卜蜂蓮花、華潤萬家等全國各大超市,并出口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市場占有率名列全國同行前茅。產品目前年產銷量達3萬噸,銷售額從2005年的2000多萬元增長到現在的2億元,產品價格也從4000多元/噸增長到了現在的7600元/噸。
市質監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的類別、范圍、知名度、產品的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因素,分別制修訂相應的技術標準或管理規范。組織制定發布了河源市農業地方標準《連平鷹嘴蜜桃生產技術規程》,指導農戶從育苗、建園、定植、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進行規范化生產,引導農戶科學種植,使連平鷹嘴蜜桃的產量和質量有了較大幅度提高。組織企業修訂發布了省級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河源米粉》,指導企業規范化生產,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同時,加強執法檢查,規范標志使用。指導企業進一步規范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使用。并進一步加強專項監督抽查,重點抽查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特色的符合性和一致性;嚴肅查處假冒地理標志產品以及偽造、冒用專用標志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企業(合作社)或農戶和消費者利益。
在此基礎上,我市還積極推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業集群發展,依托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大力推行“地標產品+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確保區域優勢產業健康發展,進一步帶動當地農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連平縣以鷹嘴蜜桃和“桃花節”等為主打品牌,打造了上坪為中心的特色農業產業休閑旅游發展區,形成每年3月賞桃花、7月品蜜桃的立體化農業,進一步打響該縣中國鷹嘴蜜桃之鄉的文化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帶動包裝、運輸、印刷等產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鄉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 助推河源農業高質量發展
“無標準無以為立”。標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農業要增產,農民要增收,農村要繁榮發展,都離不開農業標準化建設。
近年來,河源市質監局把加強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作為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重要抓手,積極開展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我市農業標準化管理水平,增強農產品核心競爭力,助推我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全市優勢農產品特點,不斷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積極組織做好農業地方標準的制訂、發布和宣貫實施工作。目前,全市共制定報批省級農業地方標準2項,批準發布市級農業地方標準23項。市質監局表示,近期還將組織專家審定《山楂栽培技術規程》等5項農業地方標準。這些標準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配套,基本涵蓋了河源的大宗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涉及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較為完善的農業標準體系,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
標準建立了,就需要大力創建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在推進“標準化+現代農業”建設上,市質監局重點圍繞農產品生產標準化、農業基礎設施標準化和農業新型主體參與標準化等方面,先后完成了7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25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工作,另外還有7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在建。示范區項目覆蓋了果品、畜禽、林木、蔬菜等種養業。通過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形成由龍頭企業帶動的“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充分發揮了龍頭企業在農業標準化工作中的帶頭作用和輻射效應,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質量和安全水平,增強了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另一方面,在加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同時,市質監局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標準宣貫工作。組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形式多樣、通俗易懂的農業標準化知識普及工作,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協助企業建立標準化體系、開展農業技術標準培訓等方式,進一步增強企業和農戶的標準化意識,提升農業標準化技術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3個、省農業名牌產品36個、省名特優新農產品76個、綠色食品認證68個、有機食品認證100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35個,“萬綠河源·綠色食品”品牌進一步打響。
文:本報記者 張偉燕 通訊員 張奕聰 圖:本報記者 馮曉銘
王毅帶隊觀摩“三十工程”
寶塔區鄉村領導干部聯動堅決打贏果樹防凍戰
今年長沙已銷售福利彩票超20億元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發布上海市2018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農業領域項目指南的通知
中共黃石市委組織部(第6條反饋意見)有關情況的公示
實施品牌帶動和標準化戰略 助推鄉村經濟振興
揚大發布我國首個就業指導國家標準
興山六部門聯合發布通告 嚴懲“自己住新房,父母住危房”行為
潮汕環線高速加快攻堅建設
唐河縣湖陽鎮召開“雨露計劃”農村實用技術扶貧培訓會
志愿者為老人免費理發
西安至越南河內國際全貨運航線開通
杭州東部數碼城火災商戶損失不大,期盼早點恢復營業
五屆區委第87次常委會召開
92號汽油上調至6.55元/升
市工商質監局扎實開展流通領域成品油質量專項抽檢工作
我市不動產登記資料移交共享工作穩步推進
秦皇島開發區國資公司多措并舉全力做好精準扶貧工作
全省棚改計劃開工項目公布 前三批溫州項目全省最多
中國人保財險上海自貿試驗區分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