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適用于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的由來
設立“國家憲法日”是法律界由來已久的呼聲。12月4日是中國的“全國法制宣傳日”。之所以確定這一天為“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因為中國現行的憲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的要求,從2014年10月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決定》,提出將這一天定為國家憲法日,到1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確定。2014年12月4日是中國首個“國家憲法日”。
“國家憲法日”設立的重大意義
設立“國家憲法日”,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傳遞的是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理念。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設立“國家憲法日”,也是讓憲法思維內化于所有國家公職人員心中。權力屬于人民,權力服從憲法。公職人員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沒有凌駕于人民之上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憲法的原則
(1)人民主權原則
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2)基本人權原則
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從而確立了基本人權原則。
(3)法治原則
199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也成為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
(4)權力制約原則或民主集中制原則
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憲法的作用
1.憲法保障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憲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
3.憲法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4.憲法促進了我國人權事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西固交警跨區域開道護送孕婦
“科普大篷車”走進喀左縣校園
天津系統保護“山水林濕海”
[生活] 1月17日天然氣安檢區域通知
市新聞出版局召開“放管服”工作調研會
“12.4國家憲法日”宣傳
吉安市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 列全省第四 六大支柱產業支撐作用明顯
唐山市供銷合作總社召開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會
市食藥監局黨組中心組專題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可網上申報
中國?張家界天門山自行車賽桑植騎手成績驕人
蘇州工業園區推出三月校園春招 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鄲城縣】“愛心門診”讓群眾就醫少花錢不做難
我市12件大事入圍浙對外開放40年標志事件
接了一個貸款電話 男子被騙1.67萬元
江津區:非煤礦山安全管理凸顯“三大成效”
“沒事來咱黨群服務中心坐坐”
宜賓推動肉牛產業化聯合體建設
全國96.7%的假幣印版,都是這個廣東老農手繪的!如何識別假幣?他說了倆字
關于核準福建裕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業企業資質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