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ㄠ嵵萑诿襟w記者 李娜 武建玲 覃巖峰 張倩 徐剛領 袁帥 石闖 肖雅文 殷海濤/文 宋曄 馬健/圖)“從藝40多年,擔任劇團院團長31年,演出過近萬場,對改革開放40年來的滄桑巨變,我有很多話想說。”56歲的李樹建感慨地說,“我趕上了好時代、新時代。”
李樹建,一級演員,主攻老生須生?!把莶黄匠?,做平常人”,他一直這樣鞭策自己,這也是他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他的藝術表演風格悲愴、用情、淳樸不失激昂,兼具藝術性、思想性和時代的氣息。他兩次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部“文華”表演獎、上海戲劇“白玉蘭”獎。
在鄭州融媒體北京新聞會客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河南省豫劇院院長李樹建向記者敞開心扉,直抒胸臆,講述了他的創作歷程、豫劇傳承以及他帶著豫劇走向世界的背后故事。
第一個十年:唱在田間地頭
“1962年4月,我出生在汝州市寄料鎮觀音堂村一個窮山溝里,正趕上3年困難時期,是東家一口奶、西家一口飯把我養大的?!崩顦浣ㄌ崞鹦r候,一陣酸楚。
15歲時,他去考洛陽戲校,沒錢坐車,沿著鐵路線走到了洛陽?;丶衣飞嫌掷塾逐I,走不動了,趴在路邊兩眼發黑,幸虧碰到一個好心的趕馬車大叔把他捎回來。大叔還給他買了碗熱氣騰騰的面條。這碗面條讓他終生不忘。
“我這條命是鄉親們給的,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李樹建沒有別的本事,從學戲的第一天起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戲,學出點名堂,給生我養我的父老鄉親多唱戲、唱好戲、唱上一輩子戲!”
這一唱就是40多年。李樹建介紹,1979年9月,也即剛剛改革開放的第二年,他考入洛陽戲曲學校,1984年7月畢業,1985年7月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1987年7月畢業,1987年到三門峽市豫劇團擔任副團長。
他說,20世紀80年代末,戲曲已經出現危機。那時社會上有兩種人出門帶行李,一是民工,二是演員。民工進城,演員下鄉。下鄉演出時,好一點的睡過土炕、課桌,有的地方連土炕、課桌都沒有,羊圈、牛圈都住過,有時干脆在地上鋪點麥秸打地鋪,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寒風刺骨。他當時在現代戲《試用丈夫》中飾演一個賭徒丈夫,因賭博輸光了身上的衣服,只穿了件短褲站在雪地里唱了20多分鐘。群眾每看到此處,都會含著淚給他鼓掌。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堅持每年演出300場以上,80%的演出是在礦區、敬老院、貧困山區。
“在最困難的時候,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我們根本堅持不下來?!崩顦浣ㄕf,每次演出,每句臺詞,他都要嚴肅對待,“我要對得起那些跟著我們看戲,支持我們演出的群眾啊?!?br> 第二個十年:唱進千城百市
1998年3月,李樹建由三門峽市豫劇團直接調任河南省豫劇一團團長。他還時刻提醒自己,無論什么時間,無論職務高低,自己首先還是一名演員,工人多做工,農民多種地,演員就要多演戲。
2000年初,他到省豫劇二團工作。當時的二團臺上掛著破舊的幾條天幕,燈光也沒有幾盞,坐在10排后的觀眾看不清演員的臉。演員陣容也不行,勉強湊夠4個“宮女”,穿的繡鞋露著腳趾。扮戲的文官武將更不像樣子,穿的蟒袍像剛出土的文物。
當時他想,時代在發展,觀眾的審美水平在提高,這樣的演出水平怎能對得起觀眾?為此,他四處“化緣”,找朋友拉贊助,整理復排了5個傳統劇目。此舉得到全團職工的贊成和支持。
后來,他又帶團到北京演出,給北京觀眾展示了5臺豫劇傳統戲的魅力,還進了中南海演出。中國戲劇家協會的專家們情真意切地說:“戲演得不錯,但面貌太陳舊了,老戲老演,已經和時代脫節了,應該推陳出新,搞些優秀的新編歷史劇目,才能滿足當代觀眾的需要?!?br> 專家的話給了李樹建很大的啟發。從北京回來,他就開始思考排演一臺新劇目。他決定從抓劇本開始,約請青年劇作家陳涌泉根據《趙氏孤兒》改編創作《程嬰救孤》。但是排新戲談何容易,服裝道具都要新添置,導演張平粗略估算一下,最少要30多萬元。而當時二團的賬面上只剩下800元錢了。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他們下定決心,就是砸鍋賣鐵也要籌到排戲的錢。
幾經努力,他們又取得了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的入場券,二團人的勁兒是鼓起來了。他暗下決心:就是累死,也要把《程嬰救孤》弄好,力爭實現河南省“文華”大獎零的突破。
已經欠了一圈人的錢,在沉重的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下,他還要堅持演好程嬰這個主要角色。2004年8月中旬,他病倒住進了醫院。人在醫院,心卻在劇團。去杭州之前,經費還沒有到位。為了幾萬塊錢路費,他帶著幾個演員去給企業老板家“哭墳”。為了劇團,他給企業老板的母親抬過棺材。人家給了5萬元錢,他隨后背著半箱子藥和同事一起去杭州參賽。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程嬰救孤》獲得了“文華”大獎第一名以及“觀眾最喜愛的劇目”第一名,同時還獲得多項單項獎,實現了河南戲劇歷史性的突破。接到獲獎通知那一刻,全團領導和同事們抱頭痛哭。
《程嬰救孤》獲獎后,多個城市紛紛邀請他們去演出。2008年,李樹建成立了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這是經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純公益性組織機構。2011年,“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發起拍攝了豫劇電影《清風亭上》,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金雞獎”提名等眾多業界大獎。
第三個十年:唱進世界舞臺
多年以來,李樹建帶領河南豫劇院的團隊走遍千山萬水。在第三個十年的開端,他們把豫劇唱到世界。2013年2月,《程嬰救孤》唱到了美國百老匯,2016年10月走進好萊塢杜比大劇院。
李樹建說,紐約的百老匯是大家公認的世界最高的藝術殿堂,梅蘭芳大師曾到此演出。80多年后,豫劇走進了百老匯,觀眾們觀看演出后非常激動,時而掌聲雷動,時而淚如泉涌?!八麄冋f,我們講述了一個中國好故事。”
近幾年,李樹建先后到過27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李樹建說,有一次到泰國演出,一位翻譯了一輩子中國戲劇的泰國翻譯家說,《程嬰救孤》很感人,很偉大,讓人哭得眼紅。
“取得這些成就,是與中央和省委的關心支持分不開的,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讓文藝創作趕上了好時代?!崩顦浣ㄕf,近年來,國家給河南豫劇院撥付藝術創作和全國巡演資金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省政府為他們購買舞臺藝術送農民、中原大舞臺、廉政戲劇展演季、戲劇進校園8000多場次,為全省文藝創作扶持資金達到1.12億元,又為他們配送了舞臺演出車。目前,河南豫劇院有40多名本科生,8名研究生,1名博士生。這在河南戲曲史上是沒有的。
“我沒大學問,但我知道,民族藝術就是咱老百姓的藝術,演員的真正舞臺就是在老百姓的心坎上。”他說,文藝是塑造人心的,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得把為人、做事、從藝統一起來。
“要做一個本事比名氣大的普通人。要做平常人,演不平常戲,要做戲比天大、德比地厚的戲曲人。”李樹建說,他要在中國和世界的戲劇舞臺上,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用科技力量托起“中國飯碗”
市青聯六屆一次全會召開
市委臺辦:爭創模范機關做臺胞的“娘家人”
政府引導,企業參與貧困少年有了新家
韶山市:狠抓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李樹建:為百姓唱大戲 讓豫劇走向世界
柳東新區發展只能“熱起來”不能“冷下去”
連云港市全市公路養護技能競賽圓滿落幕
市政協黨組中心組學習貫徹省、市委全會精神
“太感謝你們了!”宿遷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出院患者送錦旗表謝意
民政系統志愿者 扮靚農林東路
曲陽縣召開2018年學校營養餐工作會議
五象新區4幅“雙限地”地塊成功出讓
含山實施44項水利基本建設重點工程
認真履職盡責 貢獻政協力量
媽媽要畫到你長大 寧波一女警手繪記錄下女兒成長
雙遼市遼東街勃山村舉行 “全國文明村”揭牌儀式
長城網:承德市強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平江縣召開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大會徐新楚參加
深圳市人民調解員培訓基地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