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 民政部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財社〔2014〕113號)、《廣東省民政廳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老齡工作辦公室關于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 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粵民發〔2016〕57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經市政府同意,市民政局于2018年7月18日印發了《東莞市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建立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發放制度,是健全我市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迫切需要。我市老齡化發展迅速,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同時失能老年人數也不斷增加。目前,雖然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城鄉低保、高齡津貼等社會保障制度解決我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問題,但是失能老年人的養老服務問題仍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建立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發放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能有效幫助緩解失能老年人的后顧之憂,減輕失能老年人的養老負擔,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失能老年人的關懷和愛護。
二、《方案》主要內容
(一)關于補貼對象。明確了補貼對象為具有東莞市戶籍,按照《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mz/t 039-2013)能力等級評定為1-3級的下列老年人:
1. 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特困人員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
2. 低保家庭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
3. 低收入家庭(低保標準1.5倍以下,且人均家庭財產在本市低保家庭人均財產標準的1.5倍以下)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
4. 80周歲及以上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
(二)關于補貼標準。
1. 明確了不同程度失能的補貼標準及符合殘疾標準并取得《殘疾人證》的補貼標準。輕度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補貼100元;中度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補貼200元;重度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補貼300元。申請人符合殘疾標準并取得了《殘疾人證》后,輕度失能的增加至每人每月補貼200元;中度失能的增加至每人每月補貼400元;重度失能的增加至每人每月補貼600元。
2. 明確已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或特殊困難殘疾人護理、康復、服務等補助的老年人,按照就高的原則,不重復享受。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享受到養老護理、服務補貼的,不再重復享受對個人發放的護理、服務補貼。
3. 明確補貼不計入低保家庭收入。
(三)關于申辦程序。申辦程序分為申請、評估、初審、審核、審批、評殘、建檔等七個環節。
1. 申請。失能老年人本人(申請人)或與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向申請人戶籍所在地的村(居)委會提出申請,領取《東莞市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申請表》或《東莞市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變更表》。本人或其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居)委會代為提出申請。屬低收入家庭的,需先經園區、鎮(街)進行身份核定,才能申請失能補貼。
2. 評估。申請人能力評估,按照《關于印發〈東莞市民政局 東莞市財政局 東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關于開展養老服務評估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東民〔2018〕127號)有關規定執行。因失能程度發生變化,申請調整補貼發放檔次的,需申請再次評估。
3. 初審。一是提交申請資料。申請人需提交如下材料:(1)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1份;(2)個人銀行賬戶(戶籍所在地的鎮街要求的開戶銀行)復印件1份;(3)白底1寸相片1張和相片光盤;(4)屬五保、低保、低收入、殘疾人的對象,需提供相關的五保證、低保證、低收入證、殘疾人證復印件1份。二是初審。村(居)委會收集資料并進行初審,材料齊備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齊備的,應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或代理人補齊相關材料。村(居)委會工作人員應使用“為老服務系統”現場讀取申請人身份證信息、導入光盤的相片,并錄入申請人居住地址、聯系電話、居住形式等基本信息,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上傳申報,同時在《申請表》(或《變更表》)上加具意見并蓋章,將《申請表》(或《變更表》)上報所在園區、鎮(街)社會事務局。
4. 審核。園區、鎮(街)社會事務局審核后,在《申請表》(或《變更表》)上加具審核意見、蓋章,使用“為老服務系統”錄入失能程度、評估機構、評估時間等信息,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通過,并將《申請表》(或《變更表》)和《養老服務需求評估意見書》報送至市老齡辦。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退回有關材料,并書面說明理由。
5. 審批。市老齡辦在每月20日前自收到園區、鎮(街)社會事務局報送的申請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對符合補貼條件(或調整補貼條件)的申請人,從次月起發放補貼。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退回有關材料,并書面說明理由。
6. 評殘。申請或已享受失能補貼的老年人申辦《殘疾人證》,可按照本市《殘疾人證》申辦程序,向戶籍所在地的殘聯部門提出申請,并到相應的定點機構進行殘疾評定。經鑒定符合殘疾標準并取得《殘疾人證》后,可向戶籍所在地的村(居)委會提出調整失能護理補貼申請,無需申請再次評估。
7. 建檔。市,園區、鎮(街),村(社區)通過“為老服務系統”逐級申報、審核、審批,并為符合失能補貼條件(或調整補貼條件)的老年人建立檔案和臺賬。市老齡辦完成審批后,將紙質申請材料退回園區、鎮(街)留存備案。園區、鎮(街),村(社區)要將享受補貼的申請人名單通過申請人戶籍所在地的園區、鎮(街)網站,村(居)委會公告欄予以長期公開。
(四)關于發放方式。明確各園區、鎮(街)應在每個月15日前將當月的護理補貼通過銀行直接發放到補貼對象的銀行賬戶。根據老年人或其家庭意愿,到養老機構接受服務的,其補貼可由當地民政部門支付給相應的養老機構;居家接受服務的,可支付給政府委托提供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或組織;委托親友、鄰里提供服務的,根據政府或其委托的基層養老服務組織、老年人(或其代理人)和服務提供人三方簽定的協議,支付給提供服務的對象。
(五)關于經費保障。一是明確補貼所需費用的承擔方式為市鎮兩級分擔,按鎮街分4檔情況來確定經費分擔比例,經費來源為福利彩票公益金市級留成資金、市鎮兩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財政預算資金。二是明確符合失能補貼發放條件的老年人的評估費用由園區、鎮(街)財政全額負擔。
(六)關于具體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對于減輕失能老年人的養老負擔、提高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園區、鎮(街)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統籌和宣傳,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做好補貼工作。二是落實資金保障。市鎮兩級要落實資金,加強資金管理,不得套取、截留、擠占、挪用、滯留補貼資金。市老齡辦于每年年初,將當年發放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的計劃報送市民政局。市民政局于市財政年度預算指標下達后10個工作日內,將當年由市財政負擔的部分預撥到各園區、鎮(街)財政分局。各園區、鎮(街)財政分局須保證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專款專用,按月發放到失能老年人的專用賬戶。每年年底市老齡辦與鎮街結算,次年年初實行資金抵扣制度。三是堅持動態管理。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和核查制度。各園區、鎮(街),村(社區)要對補貼對象資格進行核實,健全檔案,建立臺賬,堅持動態管理。各園區、鎮(街)每半年要對補貼對象核查一次,每次按照不少于20%的比例入戶抽查。市老齡辦聘請機構不定期組織抽查,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隨機入戶抽查,對補貼對象的自理能力進行復查,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補貼對象因故亡、戶口遷移以及其他原因等已不再符合補貼條件的,村(居)委會應于5個工作日內將《終止發放東莞市民政局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報告書》報園區、鎮(街)社會事務局,園區、鎮(街)社會事務局于5個工作日內報市老齡辦備案。同時,市老齡辦每個月初將上個月在殯儀館火化的名單轉發到各園區、鎮(街),各園區、鎮(街)要及時實行終止手續,從次月起停發補貼,并及時更新公開的名單。如有弄虛作假、騙取補貼或死亡不及時終止發放等情況,經查實,將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各園區、鎮(街)要發揮好民政、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的監管作用,設立舉報電話和信訪接待平臺,公布申報和發放程序,接受群眾、媒體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
三、解讀機關和聯系方式
《方案》自2018年7月1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7月18日。具體事項由東莞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辦公室負責解釋,聯系電話:0769 - 22832515。
東莞市民政局
2018年7月18日
農家女創辦濱州首家旗袍協會 向世界展示“濱州美”
民辦小學實行網上報名公辦民辦初中今年同步招生
濉溪縣委常委、副縣長袁奇策一行赴湖南頂立科技有限公司參觀考察
承德千萬畝經濟林成為富民增收的“搖錢樹”
打響秋季市容市貌秩序整治攻堅戰
《東莞市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投資50億打造“衢江樣板”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項目開工
湖州太平庵落成慶典圓滿成功
蘇寧超市爆款榴蓮又來了,這次專寵南京市民
漢臺區扎實做好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
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馬宏到石棉縣公安局調研指導工作
違反環保規定 南京城開集團被罰款33萬元
關于2017年市區公共租賃住房申請審核結果的公示(明建房〔2018〕22號)
深圳市殯葬管理所關于遺體防腐冰箱托盤采購的公告
潯陽小學三年級語文組進行第二次集體備課
洽談周|邵陽市3年內將輸送2000人赴滬從事家政服務
博廈社區開展“送學下基層”普遍直接聯系群眾走訪活動
南靖豐田鎮:提高服務水平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遇見老巷之美《巷遇·伍湖巷》
我市中小學超體重學生“健康夏令營”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