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黃金珠寶產業園。
今年以來,荔城區加快實施《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緊緊圍繞“全面小康、魅力荔城”的總體目標,以“五品牌、九行動”為依托,以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全面提升建設美麗荔城的工作水平,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在近日公布的全省一季度“五個一批”項目正向激勵綜合考評前十名的縣(市、區)名單中,荔城區位居第8。這一佳績是該區全力攻堅項目的有力見證。
項目攻堅持續增強
項目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引擎。今年荔城區共安排重點項目405個,年度計劃投資305億元。為加快推進項目進度,該區落實“一掛鉤兩調度三督促”和“五個一”等項目工作制度,按照“統籌有力、協調有方、引資有招、督查有效”的原則,整合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工作納入美麗辦日常督查管理,印發《建設美麗荔城2018年行動計劃》等,明確時間節點,確保完成好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結合建設美麗莆田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的工作要求,該區從405個區重點項目中,篩選出100個一線考察項目和15個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階段重點攻堅項目,區主要領導定期聽取匯報,逐個進行剖析,提出工作要求;區掛鉤領導自加壓力、靠前協調,幫助解決各類難題;各項目責任單位主動作為、集中力量攻堅,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一季度,北高黃金珠寶產業園、南少林禪武文化名勝區、莆陽新城、玉湖新城等10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1.0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26.2%。
針對征遷任務重、戰線長的情況,該區持續優化“355”征遷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全區征遷項目。重點突破片區改造項目和線性路網項目征地拆遷,集中力量攻堅在建和新建線性工程征遷掃尾,集中力量突破大學城等重點項目征遷工作,創下了多個令人驚嘆的“荔城速度”。沈海高速黃石互通口項目僅用1個月時間完成11家企業搬遷,學園街北伸項目下大力氣破解斷頭路征遷難題、完成三路鞋業簽約,新建福廈鐵路荔城段項目提前介入征遷工作、在全市率先提前交地業主施工,壺公路一期完成全線凈地交付使用。
招商成績也令人矚目。僅第一季度,該區就招商引進創世紀數據中心、錦優新材料、莆田星禾云科技有限公司、信輝上城2030創業社區等項目38個,計劃總投資約300億元。
為做好莆田國際珠寶產業園招商工作,荔城區積極利用“北高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會暨莆田黃金珠寶城招商推介會”“莆田金銀珠寶產業新春座談會”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聯席會議”等活動平臺,向全國各地來莆參會的客商作推介、對接,并組建金銀珠寶產業園招商團隊,由區黨政主要領導帶隊、靠前指揮,分成6支小分隊,陸續前往全國重點區域,走訪、對接行業龍頭企業。截至目前,產業園東區新對接入園的企業有福建穿金戴銀科技有限公司、金夢樓珠寶、和美珠寶等生產企業,部分入駐企業已完成裝修設計方案并入園裝修;產業園西區正在對接深圳金仟禧珠寶、黃金碼頭等生產企業入駐,2家龍頭生產企業正在裝修設計中。此外,該區積極培育“互聯網+金銀珠寶”新型營銷模式,設立金銀珠寶企業間(b2b)電子商務公共平臺,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實現統一采購、加工生產、線上交易、線下展示、供應鏈金融的有機融合。目前中寶協正在募集社會資本投資,并積極邀請莆田市投資入股中寶協電商云平臺,計劃年內籌建中國珠寶電商云平臺。
今年,該區還將圍繞創世紀項目建成運營配套、商務辦公樓宇資源總部企業、區域資源平臺經濟等幾個方面抓好招商工作。
鄉村振興持續推進
荔城區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區統籌、鎮街落實、村(居)為主體,市場為主導,通過資源、資產、資金“三盤活”,政策、城建、項目“三帶動”,旅游、物業、服務“三增收”等“三三”發展途徑,提高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
鄉村振興需要明確的思路,該區結合“幸福家園”明確各個鄉村特色和定位,其中水南村立足黃石集鎮區和黃石工業園區“兩區共建”的發展優勢,推進新型社區建設;后黃則立足“小舊村莊”實際特點和“特色旅游”適度開發的需要,推動完善土地流轉與農村產業發展相適、房屋統收和社會化招商相應的旅游開發模式;大坂村、桂林村立足壺公山地理生態優勢,加快推進大坂村、桂林村舊村復墾、新村建設等項目;埕山片區通過珠寶加工、設施農業等特色產業支撐,加快推進埕頭珠寶產業園、山前利農土地流轉等項目;三山村依托市重點項目大學城所在地,健全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新型社區;林山村充分利用南少林旅游資源優勢,加快完善村莊各項基礎設施、推進農業轉型,重點發展鄉村旅游示范村;象峰村圍繞鄉村旅游,提升健全旅游基礎設施;呈山村圍繞片區改造、安置房建設、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建設新型社區;江邊村結合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河道綜合治理,建成環村步行道,發展休閑農業觀光園;華堤村挖掘梅妃故里傳說,集合花卉苗圃基地,實施農民公園、農民休閑走廊、涵港大道安置房建設,打造宜居宜業新農村。
在找準定位的基礎上,各村居(社區)通過租賃、承包、聯合開發等形式,盤活閑置或低效使用的資產,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北高鎮山前村將流轉土地分為若干功能區塊,包括生活集聚區、生產體驗區和旅游休閑區,村集體收入達100萬元;拱辰街道拱辰社區出租荔城大酒店、西庚安置房年收入700多萬元。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荔城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通過整合優勢資源和各方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十大類貧困人口、五大類貧困村扶貧行動,貧困群體和貧困村實現脫貧提速、發展提效、民生提質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區貧困人口實現基本脫貧,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清水潺潺,綠樹蔥蔥,林蔭小道穿梭其間,偶爾傳來幾聲小鳥的啼鳴。這是筆者近日在企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工程感受到的情景。
荔城區水系密布,境內河流總長度497.246公里,每平方公里河網密度1.47公里。作為福建省首批綜合治水試驗縣,荔城區大力做好“水”文章,圍繞“一心、兩湖、三流域”整治重點,集中提升防洪排澇體系、完善海綿城市設施、利用和保護水資源,修復河網水鄉生態環境,打造“興化古府、荔林水鄉”。2017年,該區共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內河整治工程、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綜合治水試驗縣等重點水利項目29個,總投資8.19億元。
在開展水利項目建設的同時,該區全面啟動實施河長制,完成區級河道劃界立牌以及區、鎮、村三級河道名錄登記等工作,區鎮兩級河長辦實體運作,分級分段設立河長,逐步建立起河長牽頭的共同責任機制、部門協作的聯席會商機制、系統聯動的檢測處置機制、自上而下的督查推進機制、自下而上的逐級述職機制等五大工作機制,相繼開展河道清淤清障、河道垃圾清理衛生保潔、農業面源污染整治以及“三個全面清理整治”的“四亂”整治、畜禽養殖整治、黑臭水體整治、農村垃圾污水整治等專項行動,在全市率先提出按照“水岸協同、屬地管理”的原則,將路面與河面保潔納入同一隊伍負責,有效改善了水環境。目前,已清理河道280多公里,清除漁網、阻洪圍堰、違章建筑物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全面完成35處違法侵占河道的清理清障和護城河、北河、下戴河3條黑臭水體整治,全區保留的34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全部通過環保竣工驗收。
為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荔城區還嚴格規范垃圾收儲轉運程序,城區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農村生活垃圾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壓縮轉運、市區處理”模式,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出臺并實施全區“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轄區內涉及的翻砂鑄造生產行業、石材加工行業、塑料拉絲編織網生產、廢舊塑料回收行業以及傳統磚瓦窯行業等“五小行業”進行全面排查整頓,對合規企業加強監管,完善環保治理設施,確保達標排放;對不合規企業堅決予以取締,嚴防死灰復燃。
撰文 通訊員 何晉生 張郁周
攝影 湄洲日報記者 蔡 昊 通訊員 朱崇飛
重溫入黨誓詞
市旅游局多舉措護航國慶假日旅游
丁利軍出席市委第一巡察組巡察市審計局、市地震局、市民族宗教局黨組情況反饋會
高新區集中治理城市“牛皮癬”
炎炎夏日 選用桶裝水要注意這些
荔城區提升美麗行動實效創佳績
市委舉辦紀念建黨97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講座 李正印主持 王誠安作報告 王立偉 張廣勇 郝月生 劉云晨等參加
北侖上半年外貿平穩增長
人臉識別、紅外線預警……今年重慶將打造600個以上“智慧工地”
深圳時尚內衣秀在紐約博覽會上演
我區召開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工作部署會
“雙節”將至 消防安全莫忽視
著力保障民生 確保城市飲用水安全
【脫貧攻堅在行動】井岡山量體裁衣 打造“三色”脫貧路徑
廣州媒體采風團來宜自駕體驗 第一時間向廣州市民網友推介宜昌美景
市領導現場調度招商引資項目
省人大調研組來淮調研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工作
觀山湖區教育系統第二屆職工運動會成功舉辦
慈溪爭當產業爭先排頭兵 "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齊頭并進
鳳城市領導到四門子鎮看望慰問部分老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