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河上的龍舟賽吸引周邊群眾爭相觀看。(記者 方陽 攝)
湘潭新聞網6月2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高雅)“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時清日長,榴花初綻。每到這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既歡騰又熱鬧。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有紀念屈原、伍子胥、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之說,也有古代百越人舉行龍圖騰崇拜的祭祀活動等說法。在長期研究民俗文化的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鄭長天看來,雖然關于端午來歷的說法不一、形式各異,不管是哪種說法,其實都是撫今追昔,人們都會在端午這一天感受傳統節日的氣氛,表達對歷史的紀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千差萬別的節日習俗從古至今為世人沿襲、發揚光大,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里匯聚起來,組成了五彩斑斕的民族文化。
今年端午節放假,為6月16日、17日、18日三天,而人們早早就準備著,或回家團聚,或出門尋夏。在湘潭縣的漣水、涓水流域,石潭、射埠等地龍舟賽激情開賽,各家各戶掛艾葉、包粽子,處處能體驗到端午文化。
這支“龍舟”從唐詩中駛來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競渡曲》中寫道:“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這支承載著千年文化和賽者激情的龍舟,如今卻是端午佳節里一項重要的活動。
在湘潭,唐代被稱作“江南才子”的許渾這樣描寫過湘潭龍舟盛況:“綠水暖青蘋,湘潭萬里春。瓦尊迎海客,銅鼓賽江神。避雨松楓岸,看云楊柳津。長安一杯酒,座上有歸人”。“銅鼓賽江神”,指的也是賽龍舟,可見這在湘潭歷史上,流傳很長時間了。
或許這支龍舟還要更早。據有關史料記載,賽龍舟的習俗在屈原生活的時代之前就已經存在。“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疑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在《楚辭·涉江》中就有這樣的描寫,而當時屈原所乘的船應該就是當時一種用于比賽的龍舟。
龍舟也曾在這里中流擊水
“如今于各地端午龍舟活動而言,對歷史人物的紀念只是龍舟文化的面子,其背后隱含的民間社會結構才是龍舟文化的里子。平常相對靜態內斂的地方社會結構,此時在江河之上化為百舸競渡的動態的、外顯的文化圖像。”鄭長天說。
湘潭的賽龍舟有何特色呢?鄭長天認為,與別處不同的是,湘潭的賽龍舟,與碼頭緊密關聯在一起。我國古代貨物運輸主要依靠水路,因而碼頭是貨物流轉的重要載體,碼頭泊位和吞吐能力是衡量一地商業是否發達的標志。明代,湘潭是湖南商業巨鎮,號稱“湖南第一大碼頭”,江航如織,水運十分發達,而湘潭舊時城市的格局為一點一線:點便是城,線便是“總”,即沿江街道。所謂的“總”,便是街道一段區間的名稱。所以,湘潭的龍舟與別的地方的龍舟不一樣,它更注重的是展示當地的經濟實力和人氣,碼頭是根基。
“賽龍舟,總與總之間,碼頭與碼頭之間是一個競爭的模式,有商業關系存在,這與永州道縣的以宗族為基礎的賽龍舟不一樣的。”鄭長天說,因水運發達,湘潭每個碼頭都有自己的龍舟隊。在水運盛行的年代,湘潭各碼頭和商會為了顯示經濟實力,祈求風調雨順、人興財旺,端午前會籌集資金修補龍舟或打造新船,積極組織社團人員參加龍舟競渡。隨著河運文化的孕育,便有了湘潭獨具特色的龍舟文化,它是地域文化千年發展的結晶,是古老河運商業文明的集合,有著豐厚而深刻的文化內涵。
老去的“龍舟人” 遠去的號子聲
現今,作為湘潭人過端午習俗的一項活動,湘潭市區的賽龍舟活動,隨著“龍舟人”的老去,活動也是越來越少,規模越來越小。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湘潭九總到十八總沿河老街不復存在,這種碼頭文化也開始逐漸淡化。
鄭長天說:“湘潭龍舟過去便是基于‘總’及相應的碼頭這種社會結構之上的認同與互動,是水運文明的反映。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隨著水運的衰落,曾經的最繁華處早已化作這個城市最蕭條的部分。如今湘潭龍舟賴以生存的社會結構日漸弱化甚至消失,民間已失去了組織龍舟比賽的社會力量。”
如何讓這些逐漸消失的文化保留和傳承下來呢?鄭長天說:“湘潭縣射埠、石潭這種還存在的龍舟文化,要去肯定它正面的意義,它是一種文化遺產,也是一種民間的老百姓的習俗,這種習俗對于當地一種內在結構的調整發揮了重要意義。”
他認為,更好地傳承這種民俗文化,其實這也是一種文化自信的體現。對仍堅持舉辦龍舟賽的湘潭縣石潭鎮等地,可以進行活態保護;而市城區沿線因社會變遷等原因,賽龍舟等民俗形式已難留存,可以通過實物、圖片、口述史等方式,進行記憶庫的保護。
業內人士說,湘潭的歷史就是從水邊發展起來的,龍舟賽作為一個歷史文化的載體,凝聚了太多湘潭人的記憶,湘潭有關部門和民間協會可以通過采集深入研究、收錄、保存好這樣的文化,使之代代傳承。
一江清水不是夢——赤壁市長江大保護工作紀實
省市聯合開展食品生產企業檢查
河源獲批首個省智能制造公共技術支撐平臺
助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譙城區召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推進會
促進文明行為今年有望立法
【我們的節日·端午】端午龍舟:不能忘卻的傳統文化
我省首個市級監察委員會在通化成立
安鄉縣五中迎接縣教育局高三教學檢查獲好評
探訪八旬手工制香傳人艾俊武:百年香鋪的堅守
黃平林觀看2018年樂山市“10·17”扶貧日公益晚會
民建深圳市委會召開六屆四次全會 民盟深圳市委召開六屆四次盟員大會
“冬季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出租車搭載燙傷女孩兒夜闖紅燈 交警攔停后“開路”急送醫
湖州市代表團赴溫州學習考察
河口區仙河鎮多措并舉推進醫保征繳工作
市領導率隊督查創文時要求:加強部門聯動 開展綜合治理
長春面包車顛丟車牌 公交司機撿到歸還
2018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寧波啟幕? 聚焦智能互聯時代的媒體變革與發展
貸款買手機套現4894元 三男子犯詐騙罪被判刑
西寧新增一處公交卡充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