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在含山縣城南安徽聯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3000畝有機綠色水稻種植基地,只見1050畝稻蝦共養的稻田中,安放了許多二化螟誘捕器,四周是太陽能殺蟲燈。十多名當地村民正在稻田里進行人工除草,還有的在農田周邊進行綠化栽植等。
在聯邦農業公司的綠色大米生產加工基地,正在建設占地1200平米的5千噸稻米低溫庫。公司董事長王傳平說:“低溫庫將保持大米在5—8攝氏度,稻谷在12攝氏度左右,更好保證稻米的新鮮度。去年以來,公司已投入2000多萬元,建成了稻谷烘干房、5千噸中轉倉、糧食倉庫和現代化的大米生產車間,現在生產車間每天可生產100噸優質‘含山大米’。”
今年69歲的貧困戶王開明是附近的花山口村人,他正為農田進行電泵打水,王開明說:“家里有7畝多地,都入股了聯邦農業公司,去年我就在聯邦農業干活了,每天能有80元收入,去年我就賺了3千多元,今年到目前賺了有4000多元,現在像我這個年齡,到哪也找不到這樣的事啊。”
今年43歲的王之龍是今年初來到聯邦農業公司負責電力維修等工作,他說道:“我就是這里的小河村人,原來在江蘇無錫市做電工,聽說這里需要人,今年初就在這里干了。以前在外每月拿3000多元,現在這里每月拿4500元,雖然比在外面忙些,但在這里能照顧到家,心里更踏實。”
聯邦農業公司董事長王傳平說:“現在公司里40多歲、50多歲人逐漸增多了,公司現有正式工人45人,農忙時有100多人,其中貧困戶長期在這工作的有10多人,不少村民返鄉在這就業,實現共同發展。今年我們積極融入梅山田園綜合體,目前通過成立的縣聯邦農業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帶動了全縣綠色水稻種植面積達3萬畝,并積極鼓勵支持大戶實施稻蝦共養,用糧食產業引領鄉村振興。現在我們還在建設200平米的‘含山大米’農耕文化館,努力打造集現代農業、科技農業與休閑農業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含山縣環峰鎮黨委書記劉國偉說:“梅山田園綜合體依托聯邦農業、國華農業公司兩家龍頭企業,以及由貧困戶抱團成立的冬梅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構成。田園綜合體內農民土地入股5490畝,入股率達99.8%,其中貧困戶土地510畝,年收益每畝不低于600元。兩個龍頭企業吸納農民工就業261人,其中貧困人口43人,人均年收入2至4萬元。全縣共有1289戶貧困戶通過帶資入股龍頭企業,每年獲得分紅收入。冬梅合作社帶動159戶貧困戶‘戶聯互助’發展苗木,每年可為每戶增收不低于3000元。梅山田園綜合體還利用地處城郊的優勢,積極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旅融合,建設生態福地,打造‘鄉愁環峰’品牌。”
今年以來,含山縣還不斷完善梅山田園綜合體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建設中,該縣結合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拓寬縣城主干道至國華農業3.95公里孤山路,由3.5米拓到5.5米,并在兩側進行綠化美化;打通毗鄰的國華農業和聯邦農業的快通道,新建相互連接的1.8公里腰南路,拓寬為4米。文旅設施建設中,該縣加快梅山村農民文化樂園和門前2000平米的活動廣場建設;在梅山村新建200平米的集環峰鎮電子商務服務、游客接待、農產品展示“三合一”中心。國華農業公司在已有800畝觀光采摘園基礎上,今年建成并運營農家樂、1000平米的露天泳池,并正加快民宿客房建設,更好地提供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服務。
2017年2月,“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目前,含山縣正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在各鎮積極打造1至2個田園綜合體試點,依托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帶動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讓田園綜合體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北極村”村民變身記
福州創新創業大賽啟動 進入報名階段最高獎金8萬
增強政治定力 保持一線狀態
江門市審計局積極開展“深調研”活動
訥河東辰食用菌農民種植合作社
含山:“田園綜合體”成鄉村振興新引擎
黃山4人獲評市級“魔豆媽媽”
湘潭市紀委派駐紀檢組統一更名 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能
云巖區開展憲法主題宣傳活動維護殘疾人法律權益
3月26日十堰晚報微信排名全國紙媒第四
珠海市民如果你想尋求幫助或獻愛心撥打這四個防風緊急電話
找不到公廁?拿手機查一查
我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總量超上海 已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前三季度連云港市內河港口完成投資7000萬元
國慶假期坐火車出行?熱門線路增開信息了解一下 →
本市房屋建筑安全員不再要求考證
裴承前主持召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座談會
渭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小區試驗聯合收割機采購項目招標公告
短期豬價維持北跌南漲局面
嘉興檢察機關曬出公益訴訟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