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 隨著外賣市場“井噴式”增長,越來越多的“吃貨”開始享受指尖美食的福利,但外賣美食的問題卻不時遭到網友吐槽:怎么總感覺外賣菜量沒有在飯店吃得多?為什么到手的菜品和線上的美食圖片差太遠?昨日,有市民告訴潯陽晚報記者,在過去的1年里,她平均每天點一次外賣,很多次外賣食品的質量都讓她無力吐槽,隨著《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1日起正式施行,許多市民表示:“我們點的外賣終于有了安全保障。”
平均每天點一次外賣
“工作期間我每天都要點外賣,2017年里,我遇到過多次外賣問題,真是無力吐槽。”市民張女士稱,自己所在的公司實行兩班倒,她上班期間至少有一餐是必須點外賣,1年的時間里她碰到過送錯餐、嚴重超時,甚至一系列外賣食品問題,她希望外賣新規能改變這個狀況。
而市民柯先生稱,之前就有媒體報道本地有些餐飲店一店兩名,有的商家弄虛作假,虛構地址、上傳虛假照片;有的商家無證無照,違規開展外賣服務;有的商家冒用其他商家經營許可證照,這讓他們用餐安全無法得到保障,不過新規實施后,他仔細地查看了管理辦法,這讓他放心不少,新規要求平臺入駐商家“綁定實體店”,就是要求每個和尚都要有個廟,廟是一個門檻,可以篩掉不少靠平臺為生的“假和尚”。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進行審查,登記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保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場所等許可信息真實。
餐盒封簽給送餐“上保險”
送餐環節是外賣安全的重要一環,但在網絡餐飲業快速擴張過程中,“外賣餐盒被污染”“餐盒疑被打開”等事件卻屢屢曝出。如何打通外賣舌尖安全的“最后一公里”?《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并對餐飲食品進行包裝,避免送餐人員直接接觸食品,確保送餐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
據了解,目前,各大外賣平臺紛紛為送餐環節“上保險”。有的外賣在全國推廣外賣封口貼,如用戶在取餐時發現有破損或人為打開痕跡,可以直接拒收;有的外賣餐盒在部分地區試用“食安封簽”,避免餐品在配送過程中受到二次污染。市民徐先生稱,《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實施的確讓外賣食品安全等級有所提高,讓我們在點外賣食品時越來越放心。
(潯陽晚報記者 黃泰)
北湖:開展3.15農資打假宣傳活動
城區警方偵破3起燒烤攤尋釁滋事案
2018年開展政務公開工作培訓方案
盡心盡力服務人民群眾 盡職盡責維護和諧穩定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網絡餐飲出新規 九江市民叫好
中華文明可上溯至距今5000年山西陶寺遺址是力證之一
看綠色發展示范市推進成效 為綠色發展振興建言獻策
雅安市教育信息化應用現場會在天全縣召開
市人大常委會視察組來我區視察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我市全面展開“落地行動”專項督查
"我為樂山質量強市獻一計"收到意見建議577條
市委書記高宏志到我區調研檢查主城區供暖準備工作
胡忠雄到長沙縣金井鎮調研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
【黨群工作部】柳東新區2018年黨員發展對象培訓班圓滿結束
“時代新人說”走進太原衛校
三亞美麗鄉村文門村首家農家樂春節前營業
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 — —我市聯合舉辦“愛耳日”義診活動小記
千元一瓶口服液竟是果汁
湖州市局2018年全面助力高質量趕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