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濱億噸大港已現雛形、產業高地升級為國家高新區、“一島一城一灣”濱海綠城拉開框架——
水東灣新城的“高地智慧城”已建成和在建5所院校,預計今年底可提供高等、基礎教育學位超4萬個。圖為航拍茂名職業技術學院水東灣新城校區。 本報記者 丘立賀 閔燦 攝
南海之濱粵西之地,茂名奮力鑄造濱海發展重器——
茂名網訊 2011年,我市成立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并將七逕鎮劃入高新區管理范圍,實行“園鎮互動”管理模式;
2012年,廣東茂名濱海新區工作委員會、廣東茂名濱海新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省級戰略茂名濱海新區拉開發展建設大幕;
2013年,水東灣新城因應茂名市實施“向東向南靠海發展”濱海發展戰略而掛牌成立,按照“一島一城一灣”的發展定位,重點打造南海旅游島、高地智慧城和“中國第一灣”。
以上這3個“階梯式”的時間節點,正是茂名實施“濱海發展戰略”的重要紀年——以每年一大步的豪邁,完成了重要發展引擎“三大平臺”建設的開篇,并以“港、業、城”聯動發展的理念,先后創建了這有如“三叉戟”般的濱海發展重器,引領著茂名實現藍色崛起、驅動著茂名人圓百年“濱海夢”。
如今,“三大平臺”各自成型、建樹斐然——
在博賀灣畔濱海新區起步區,投資約25.8億元的博賀新港區東西防波堤已完成主體工程,所形成面積6平方公里的環抱式港池,為后續建設億噸大港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初,《國務院關于同意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發布,同意茂名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而水東灣新城經過五年的建設,交通路網、濱海旅游、教育科研等項目成效顯著。華僑城集團已進駐南海旅游島,將以打造廣東省濱海旅游核心區、國家級多元化濱海旅游度假示范區、國際化旅游文化重要窗口為目標,建設產城融合的大型文旅綜合開發項目。
當前,“三大平臺”正以旺盛的蓬勃發展之勢,以扎實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布局之卓然成就,為茂名穩步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鋪就通途……
茂名濱海公園第一灘浴場。本報記者 丘立賀攝
鹽堿灘上創奇跡——
億噸大港助力茂名藍色崛起
成立6年來,濱海新區在原本一片荒蕪的鹽堿灘上,創造了茂名藍色崛起的奇跡——
這6年,起步區累積投入資金約120億元,一大批重大項目紛紛動工建設。投資約65億元的粵電集團2×100萬千瓦“上大壓小”燃煤電廠項目實現保護性復工;引進世界500強天津物產集團有限公司到新區設立公司,以此公司作為子公司天津物產能源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的南方總部和南方結算中心。已經建成浪漫海岸國際旅游度假區、放雞島海上游樂世界、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區三個4a級旅游景區,浪漫海岸·海昌海洋公園、茂名博勝船艇文化觀光研發基地等旅游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同時,港口建設也日新月異——投資約25.8億元的博賀新港區東西防波堤已完成主體工程,東防波堤工程通過交工驗收,西防波堤工程將于2018年8月份全面完工。而包括粵電煤炭碼頭、廣州港通用碼頭、lng造陸工程、口岸通關服務中心等項目也已全面動工建設,茂名港博賀新港區可望于明年上半年開港。
而與港口、產業相匹配的城市配套建設也正闊步推進——長25.6公里的茂名港大道建成通車,茂名港大道延長線不斷推進。博賀灣大道(一期)已經通車。博賀灣大橋及連接線、新城東路、博賀灣新城東片區啟動區土地一級開發項目、紅博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博賀灣新城公租房配套基礎設施、濱海新區供水工程、茂名濱海新區配套污水管網工程等項目已全面開工,進展順利。濱海公路線位基本確定……
如今的濱海新區起步區,正站在已經創造的奇跡之上,醞釀著下一次的輝煌。
體機制改革顯紅利——
“產業高地”躍升為國家高新區
2011年9月2日,茂名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體制調整的決定》,按照充分授權、精簡高效、權責統一、統籌兼顧的原則,成立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賦予財權等綜合手段,部分行使市一級管理權限,并將當時茂港區管轄的七逕鎮劃入高新區管理范圍,實行“園鎮互動”管理模式。
而今,茂名高新區由原來只有400米園區路,到現在工業大道、高新大道縱橫其中;由只有零星企業,到聚集規模以上企業54家,其中3家是世界500強企業;由全省年度產業轉移考評排名靠后被黃牌警告,到今年獲批成為“國家高新區”,發展形勢實現了巨大飛躍。
同時,體制改革的紅利繼續在茂名高新區內發酵和釋放,成為了我市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實踐的前沿陣地和發展高地——
據悉,茂名高新區目前已構建起了“以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特色產業為基礎,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健康三大產業為支撐,以現代服務業為補充”的“1+3+1”多元化現代產業體系,同時氫能源、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戰略產業也不斷涌現。
僅2017年,茂名高新區就引進了香港紅福、大參林、廣州聯合寶瑩、中氫動力等15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約35.78億元;日本阪田油墨、廣東聯合寶瑩、三環、綠恒、水質凈化廠等11個總投資達18億元的項目動工建設;法國液空2.5萬標立方米/小時空分、綠樹涂料、和億化工、民興氣體、京宇環保等14個總投資達28.89億元的項目建成投產;恒天化纖、巴斯夫異十三醇、德國歐寶迪寶萊、中國能源mto、致美口腔等項目也正在積極推進中。
近日,茂名高新區再次入選中國化工園區20強,單位面積產值單項排名也在全國排第四,再一次印證了茂名“產業高地”的雄厚實力。
“智慧”與“美貌”并重——
濱海綠城正在崛起
水東灣新城規劃范圍約168平方公里,區域優勢明顯、交通設施完善,同時地處規劃建設中的廣東濱海旅游公路中心地帶,是粵西全域旅游的樞紐中心。
當前,水東灣新城正按照“一島兩灣三岸四產業五提升”工作思路,加速建設。南海旅游島生態環境優美、氣候舒適宜人,重點規劃布局濱海旅游產業。獨特的“卅里銀灘”,是國內外罕見的生態海水浴場。我國第一條人造成功的沿海防風林帶素有“綠色長城”美譽,“北有古長城”“南有綠長城”齊頭并稱。目前,正在全力招商的濱海旅游產業項目有“動感沙灘”“明月海灣”“歌美小鎮”等,借華僑城集團進駐茂名的東風,引進‘有理念、有經驗、有實力’的大型央企,將南海旅游島打造成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
同時,“產業強城”的理念也在“高地智慧城”內持續推進。教育科研方面,已建成或在建茂名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院校,預計今年底可提供高等、基礎教育學位超40000個;海參干果方面,天然海參貿易年產值高達70多億元,貿易總量占世界的70%左右,世界海參干果貿易中心及配套設施(一期)規劃建設用地600多畝;醫療康養方面,依托茂名市中心醫院及濱海資源,匯聚國際頂尖醫療和康養資源,聚焦智慧康養產業價值高端,打造國際智慧康養產業門戶區、全國健康養生消費目的地。另外,正在規劃建設中的歌美小鎮藝術田園綜合體,是以“農業+”的模式,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體驗、濕地旅游和濕地康體等。高地智慧城中央核心區。
“中國第一灣”資源稟賦優越,建設潛力大。珠聯全國罕有、大小適中的城市內灣——水東灣,面積約27平方公里,堪稱“中國小地中海”、“中國第一灣”。灣內種有約3平方公里的紅樹林,是全國最大的人工種植紅樹林基地。目前,灣內建設有海洋公園,未來規劃建設“明月海灣”、帆船游艇碼頭等。
本報記者張越通訊員白曉虹朱略 鄧倩蕾
鐵路清明假期運輸方案出臺 鎮江站、南站增開多趟臨客
南湖鎮:聚力打造城鎮管理的“南湖模板”
全市教育為民辦實事項目暨公辦幼兒園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
楊市鎮多部門聯合執法 全力為平安端午節保駕護航
南陽市第十一小學:翰墨寄情遠 師生情誼長
濱海“三叉戟”起飛正當時
"水墨風度"國畫展臨沂美術館開幕 展出作品132幅
市房產局三狠抓扎實開展煙花爆竹禁放工作
2018年全市國土資源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沉下去“問需” 請進來“授課” 走出去“取經”
建微信群傳播淫穢視頻,日照一群主被判刑!
塘廈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今天召開
曹妃甸“守講提”活動成效顯著
3月31日計劃停電通知
李波在參加市政協辦公室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時強調突出黨建引領 強化使命擔當 促進巡視整改落地見效
懷化交警直屬一大隊積極參加懷化市“110宣傳日”活動
SBS快評:“衡鏡”上線 凈化政治生態新載體
市政協舉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訓班努力做好新時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市委書記王庭凱出席市紀委市監委全體干部大會并講話
石樓縣紀委監委把握“三個度” 做好談話函詢“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