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
面對污染大戶的惡行,當地政府不去追查懲治,還用納稅人的血汗錢來補貼污染大戶,實在是荒謬。
日前,央視《經濟半小時》以《污染大戶身邊的“黑保護”》為題,對山西臨汾洪洞縣三維集團的污染惡行進行了曝光。公開資料顯示,三維集團是一家生產聚乙烯醇、黏合劑、苯、焦炭等上百種化工產品的上市公司,資產超過45億元,是山西知名大企業。可這家企業卻長期違規傾倒有毒的工業廢渣,生產的廢水直接排入汾河。央視記者暗訪時,雖亮明身份,仍遭到當地村干部阻攔和扣押。
工業廢渣公開運輸傾倒,巨大的廢渣深坑就挖在村民家門口,漫山遍野的灰色廢渣吞沒農田,惡臭刺鼻的污水直接排入汾河,造成當地民眾農田被毀、家園被污染、生活環境被破壞、生命安全受威脅——山西三維種種污染惡行,觸目驚心。
然而,比污染惡行更為可怕的,是污染企業的無所忌憚,囂張跋扈。雖然有村民不斷舉報、媒體密集曝光,甚至有環保部督察強勢介入,但山西三維的污染非但不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為害一方卻能屹立不倒,問題來了:三維集團的底氣從何而來?
記者在當地的調查揭示了一些端倪。原來,三維集團豢養著一批“看門打手”,他們就是當地的村干部。這些“打手”若發現有村民對三維集團不利,輕則警告,重則棍棒相加。即便是記者,這些打手照扣押不誤,直到當地警方出手解救,在當地調查的央視記者才得以脫身。
當然,這么大的污染企業,如此大陣仗違法排污,并不是一些地方黑惡勢力所能罩住的。記者就三維集團的污染問題采訪當地環保局一副局長時,該副局長直言當地村民“活該!”稱“村里邊拿了人家的錢,就讓往那里堆的,那你找誰麻煩。環保局能管了村里?”
“環保局能管了村里?”若不是央視的拍攝記錄,很難想象,這樣的話竟然出自環保局副局長之口。很明顯,山西三維的污染惡行背后,是地方環保部門的長期不作為。有副局長這樣的表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村民舉報、媒體曝光、環保督察都撼動不了三維集團。
地方官員對于山西三維的“愛護”,不只體現在環保執法上。根據今年1月三維集團發布的公告,該公司在2017年12月收到臨汾市財政局各項政府補助資金達4.66億元。這些巨額的政府財政補助,一舉扭轉了三維集團連續兩年的巨虧,在2017年實現了9000萬元的盈利,從而避免了因連續虧損退市的風險,保住了上市公司的地位。
面對污染大戶的惡行,當地政府不去追查懲治,還用納稅人的血汗錢來補貼污染大戶,實在是荒謬。事實上,這些年來,一些地方的污染大戶之所以肆無忌憚、暢行無阻,原因就在于背后藏著不惜血本為它撐腰的“保護傘”。三維背后是否也存在“保護傘”的問題,當查查清楚。
18日,臨汾市委、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成立聯合調查組,要求依法依規,堅決打擊污染企業背后的“保護傘”,嚴肅追究不作為、濫作為、失職瀆職人員的責任,對涉嫌違法的要移送司法機關,決不姑息遷就。接下來,希望當地能用及時公開調查進展和嚴肅追責,承接公眾的期許。
也只有打掉污染大戶背后的黑白保護傘,才能根除地方污染之霾,重見藍天白云、綠水青山。(于平)
桂陽:我縣調度違規用地陶瓷廠整改落實情況
[彭州市]2017成都時裝周在彭州市開幕
漳浦縣司法局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大走訪大排查大宣傳活動
內江市統計局四舉措著力夯實統計基層基礎工作
鄖西縣發布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舉報獎勵辦法
治理污染大戶,需打掉背后“保護傘”
“五一”小長假寧波增開多對中短途列車
文廣新局:“藝術•生命•傳承——鐘天鐸書畫展”亮相劉海粟美術館
我市評選出2017年度電子商務領域放心消費創建示范單位
即日起至年底,鶴壁開展打擊假冒特種作業操作證治理行動
宜秀區召開脫貧攻堅第十三次領導小組(擴大)會議
縣重點局開展“講嚴立”警示教育專題輔導報告會
清城佛岡20個村(居)委列入潖江蓄滯洪控制區
永定區王家坪鎮:控違拆違“三步走” 提升環境促發展
涇縣實施“五大會戰”有效實施
市人大常委會視察石首市血吸蟲傳播阻斷達標工作
清河門區河西鎮黨建+脫貧攻堅項目展暨邢家屯村第六屆采摘文化節開幕
虹橋商務區建設5G示范區啟動儀式在滬舉行
這兩天早晚較涼,注意添衣
大力實施精準扶貧 推動民族鄉村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