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昭,1962年出生,1983年擔任村小教師至今,之前多次聽周圍人講起過他的故事,所以很想見一見他:扎根村小35年,一如既往奮戰(zhàn)在教學第一線,樂此不疲,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我們專程去閻莊鎮(zhèn)當門小學對他進行了采訪。
“老謝35年教齡干了別人50年的工作”
他經常這樣說:我們沒有什么特別,從農村狀況來看,我幸運地當了一名教師;一個人不想當教師有一百個理由,但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角色,就沒有理由不當個好教師;努力工作可以延伸生命的長度。
當門村小有來自周圍10個自然村的近500名學生。“近500張可愛的小臉蛋、近千雙充滿童真的眼睛,帶給我的快樂是無窮的,是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的。”因為對孩子的熱愛、對教書育人事業(yè)的熱愛,老謝真真做到了以校為家:《2014年寒假護校記錄》中,一個月的假期,他到校23趟。就拿不足兩個月的2014年暑假來說,他帶領1名老師5名學生加班19天整理了新購的15000冊圖書;休息3天后,他又與4名學生,加班5天完成本校3338冊圖書的整理任務,午飯都在學校吃;加上他值班護校的時間,一個暑假在校43天。
新校舍建成后,他犧牲了所有“雙休日”,完成40多口教室、宿舍的文化建設,營造了整個校園的文化氛圍,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他的足跡,灑下了他的汗水。放學后,他自己打滅草藥、打掃廁所、關閉電源、檢查各教室和辦公室門窗等等。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過程中,他和四名男教師裝卸12車資產;加班整理圖書時,他帶領兩位年輕女教師早7:00到校,晚7:00多才離校,兩位教師體力不支,不禁哭起來。他干脆“單干”,一個月下來,整整瘦了10斤。
當門村小的老師說:“大致合計一下,老謝35年教齡里干了別人用50年才能干完的活”。
“學校就是我的精神家園”
老謝用35年的歷練打造成自己獨特的精神世界。35年如一日,他涵養(yǎng)了寧靜的心態(tài),只有把心歸于寧靜并堅守這份寧靜的教師,才能尋找到本真和美好。日常繁瑣的工作提升了老謝的精神境界,學校成了他的精神家園。
“上有千條線,下有一根針”,村小校長的日常工作同樣千頭萬緒。每天早上7:00前到校,先圍學校轉轉看看有何新的發(fā)現,結合本周例會精神,酌情擬定一天的計劃。昨天的工作哪里還有失誤?如何去查漏補缺?今天的工作還要落實什么?有何應對措施?大課間“一日一校會”重點強調什么?表揚誰?老師有無請假需要調課?校舍安全檢查有無隱患存在?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突發(fā)事件?對待不同性格的同志,在他提出要求時,你如何答復?放學后你還要干好哪些工作?如何和教師們建立和諧的關系?他都要全方位考慮。早到?;虻礁髂昙壗淌胰タ纯磳W生、或準備國旗下講話稿、或在大門口監(jiān)控、或馬上到教室指導學生早讀、或邊看學生早讀邊批改作業(yè)、或準備第一節(jié)課的備課等等,總是忙個不停。每當下午放學待到師生都陸續(xù)離校后,他會安心坐下來,記錄當天的《教師考勤及學校日志》。對一天的工作及時進行梳理總結,采用文字配圖片的樣式,認真整理成篇,內容涵蓋了一天來的工作詳細經過:教師全天候考勤、大門口教師家長監(jiān)控情況、各班早讀情況、大課間活動及“一日一校會”內容、各班午讀情況、領導到校檢查及要求、來校人員及事宜、校舍檢查維修、放學路隊情況等等,各種情況都記錄得很詳盡。
《教師考勤及學校日志》他按學期進行裝訂,多年下來,已經積累了十幾本,原來是手寫,近四年是電子稿。如:2015年春季15周記錄了76800字;2015秋季21周記錄了51750字;2016春季19周記錄了41800字;2016秋季19周記錄了56890字;2017春季21周記錄了73500字;2017秋季至現在20周記錄了56560字。各種檔案的整理歸檔,也是天天如此,一個農村小學有240多個檔案盒資料,所有過程性材料保存完整。每個學期都有一個電子稿文件夾,如:2015春季4244份材料,容量7.61gb;2015秋季4625份材料,容量3.63gb;2016春季3436份材料,容量7.60gb;2016秋季7022份材料,容量12.8gb;2017春季6188份材料,容量20.7gb;2017秋季至現在8013份材料,容量16.4gb。每天下午他都是在天色漸黑、校園監(jiān)控燈亮時才離校回家。
“老謝把學生管理做到了極致”
大匠眼中無棄材?;顒又贫然?、制度規(guī)范化,他所有樸素甚至有些單調的行為早就滲透了現代教育制度的新智慧。
關于學生管理,“我就是一手抓細節(jié),一手抓制度;一邊促規(guī)范,一邊成習慣。”老謝的回答很樸素。
三十五年來,他不斷摸索學生管理經驗,總結出《當門小學“學生一日學習習慣養(yǎng)成”流程》。《流程》對學生在校的所有時間段的學習活動內容,都有明確規(guī)定。每個學生都要認真照做,每位教師都要跟定鼓勵或者指導,長期堅持下來,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日一校會”制度。周一至周五每天都充分利用大課間,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教育。會上,事無巨細,擺事實講道理,獎優(yōu)罰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課間活動制度。大課間、小課間、課外活動定時、定人、定崗、定項目、定方式、定責任,如何開展都有明確規(guī)定。
學習目標制度和“今天我承諾”活動。每學期每位學生都和老師簽定學習目標,每天開展“今天我承諾”活動,督促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奇思妙想,我能行”創(chuàng)新活動。在中、高年級,長期性的開展“奇思妙想,我能行”活動,從制作新穎的手抄報、黑板報做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安全教育“一日常規(guī)”制度。課上、課間、課外活動、入校、離校皆有規(guī)范要求。天天講、天天查,久久為功。
另外,從坐、立、行的姿勢到規(guī)范用筆寫字,再到圖書角集成、水杯擺放、衛(wèi)生打掃以及紅領巾、小黃帽、路隊長牌和安全監(jiān)督袖章的佩戴,他都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對孩子進行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
后記:村小教育是一片充滿希望的麥田,謝宏昭是這片麥田里執(zhí)著的守望者。他幾十年如一日,播種、育苗、施肥、澆水、收獲,一茬又一茬,樂此不疲。全縣教育系統(tǒng)中像謝宏昭這樣的教師還有很多,他們堅守初心、默默耕耘,不計得失、無私奉獻,讓高尚的教育精神世代傳承,歷久彌新。(莒縣教育局)
日照一男子酒駕拒不配合檢查被查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北京“潤苗筑夢”工程科普講座走進劍津中學
南寧市信用聯合會成立
第二季度“廣東好人”黃鴻宏:故鄉(xiāng)人就是自家人
鉛山為青山綠水撐起“保護傘”
莒縣閆莊當門小學謝宏昭:堅守35年奉獻鄉(xiāng)村教育
宜昌市在省就業(yè)博覽會上與上海致盛集團簽約
裝上"智慧大腦"全國機場除雪利器五分之一"揚州造"
彭書華率隊到覃塘區(qū)開展“美麗廣西”鄉(xiāng)村建設活動抽查工作
武漢消防提醒:安全燃放煙花爆竹 勿忘消防安全
高縣“三張網”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天全縣各部門節(jié)后迅速進入狀態(tài) 謀劃開年工作
我市財政收入實現首季“開門紅”
世界杯“老臘肉”遇上美女主播的喜與悲
黃岑麗李劍英參加市光彩事業(yè)促進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四屆一次理事會
張廣東調研城市公立醫(yī)院改革工作中指出
[圖說] 火“舞”彝鄉(xiāng) 魅力邊城
松陽茶葉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婁星區(qū)委組織部舉行黨課暨法制培訓宣講大會
蓬江區(qū)召開火災現場會 敲響消防安全工作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