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波 通訊員 劉芬)煥然一新的民政設施、方便快捷的服務、干部群眾加油干事創業的火熱場景……隆冬季節,寒意逼人,走進武岡城市與鄉村,處處讓記者感受到融融暖意。1月5日上午9時許,該市灣頭橋鎮六家鋪村18組村民伍錫增,來到鎮便民服務大廳民政服務窗口,幫親戚曾冬紅查詢今年第四季度的殘疾人“兩項補貼”未到賬原因。服務大廳工作人員王重鑫熱情接待,不到2分鐘就查到資金未到賬原因是曾冬紅自行更改了銀行賬號,并為其辦好了更改手續。伍錫增感慨:“現在政府的辦事效率就是快,實惠真是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談起現在的變化,灣頭橋鎮民政服務所所長肖乾洪告訴記者,該鎮是一個有著7萬多人口的大鎮,以前鎮民政辦只有一間辦公室,在鎮便民服務大廳也只設有2個民政服務窗口,群眾辦理民政事務經常排了很長的隊。特別是到年底發放御寒物資時人滿為患,有時群眾要等上一個來小時才能把事辦好。
“人本化、法治化、標準化、信息化、社會化‘五化’民政示范縣市區創建以來,鎮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肖乾洪高興地說,如今鎮里成立了民政服務所,建好了辦公用房,民政服務所擁有5間辦公室,在鎮便民服務大廳的民政服務窗口也增加到了6個,群眾辦事平均每件不用超過5分鐘。
武岡民政局副局長夏德成向記者介紹,目前全市18個鄉鎮(街道)已全部成立了民政服務所,共配備民政工作人員121名,在每個村(社區)都配備了民政專干,現在低保、社會救助、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80%以上的民政事項都能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辦理。
今年該市民政資金安排比上年增加982萬元,其中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等增加652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增加330萬元;新建示范性農村留守兒童之家,開展心理咨詢等活動80余次;建成360平方米的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入駐社會組織10家,培育達標率達到100%;建成16個城市美好社區,實現城市美好社區全覆蓋;新增18個農村社區試點建設,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6個。推行“五化”民政示范創建以來,民政基礎越來越實、服務質量越來越優。
夏秋季航班計劃執行 換季后機票折扣更多
市公用局開展節前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
宿州市供銷系統綜合改革多點突破
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省內份額穩步提高
南譙區“五到位”抓實城鄉低保工作
武岡市推行“五化”民政示范創建
章松主持召開市政協年初工作部署會強調謀深謀細謀實確保各項工作迎來開門紅
資中羅泉千年文化浸潤的古鎮
夏至來了 今日起鞍山開啟晴熱模式
德城公安分局——2017年繳獲各類毒品1400克
海曙政策性農業保險為農戶損失“兜底”
省政協副主席韓軍到蒙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個體戶執照也可以網上辦理
男子透支信用卡20多萬元 惡意拖欠不還被抓
大瓦山雪景美如畫
臨泉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5個月位居全市第一位
這種狂犬疫苗被爆造假!流入清遠了嗎?
為青少年打造干凈綠色的網絡游戲
省文化廳副廳長、浙江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褚子育到紹劇院調研
桂林舉辦“七一”音樂會,全區20支合唱隊唱響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