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王國康 見習記者 周妮)8月10日上午,經過近兩個月的精心籌備,由市文廣新局、市文聯共同主辦的“向經典致敬”宿遷市第二屆臨書大賽作品展在市博物館開展,共有71件參展作品,展期10天。
今年臨書大賽得到全市書法愛好者積極響應,大賽共收到投稿200余件,投稿者最大年齡為83歲,最小年齡僅9歲。經組織評委會評審,大賽最終分別評選出成人組典藏作品10件,收藏作品10件,入選作品31件。少年組分別評選出優秀作品8件,入選作品12件。
記者進入市博物館2樓展廳,廳內聚集了來自全市各地的書法愛好者。他們流連于每一件各具特色的書法作品,不時拍照留念。71件參展作品既有高古厚重的秦篆漢隸,也有行草書及晉唐楷書。展出作品風格各異、特色鮮明,充分展示了我市書法臨摹的水平。比起成年組,青少年組參展的臨書作品也有板有眼。
袁志慧來自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6年級的學生。她所臨摹的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是少年組12件入選作品之一。“她從6歲就開始練習書法,經常參加省市縣書法大賽,曾獲得過‘江蘇省中小學生書法大賽’特等獎。”談及袁志慧的書法,袁志慧的哥哥自豪地說。
孩子取得成績,最高興的就是其父母了。張懿婧的母親站在女兒作品前,讓女兒為她拍照留念。張懿婧是宿遷市文昌高級中學高一的學生,所臨摹的《乙瑛碑》入選少年組作品行列。她的母親說:“書法是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藝術,讓孩子學習書法能夠傳承這一經典文化。同時,學習書法需要腦、眼、手全身心投入,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2018“最美家鄉人”評選講最美家鄉事 評最美家鄉人
機場醫療和消防部門聯手及時為乘客排憂解難
市糧食局緊繃糧食“安全之弦”
紅色旅游看江西
山城區三舉措做好冬蔬專項整治工作
宿遷市第二屆臨書大賽作品展在市博物館開展
董市鎮|稻草回收變廢為寶(圖)
五年深耕打造“智慧城南”
樂山47所學校“校對校”幫扶美姑
中國化工學會2018年分支機構工作會議在日照召開
500萬別墅花600萬元裝修 卻莫名成“兇宅”
【平安桂林】"吞針"男“懷孕”女,如此瘋狂為哪般?
銀川經開區首批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項目獲批
白云區全力推進市級“十件實事”工程建設
2018年杰出創新青年培養計劃候選人選現場考察工作圓滿完成
人窮志不窮 沙溪鎮鉛嶺村王菊開超市自主脫貧
激光輪對受電弓檢測裝備襄陽投產
西安地鐵四號線——首列“西安造”地鐵列車正式交付
第六屆中國(虎門)國際童裝網上設計大賽面向全球征稿
耀州窯文化基地召開2017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表彰暨2018年度工作部署動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