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或工作中,你是不是經常會拖延很多事情?不到最后一分鐘就不會著急完成,久而久之,漸漸形成一種習慣,并調侃自己得了“拖延癥”。嚴格來說,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
拖延癥如今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似乎已經成為現代成年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嚴重的拖延癥會給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這種狀態,則需要引起重視。那么,有了拖延癥怎么辦?怎樣克服呢?接下來,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拖延癥的表現:
缺乏自信。沒有自信的人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由于不信任自己,害怕失敗,就會產生嚴重的逃避心理,所以,做事經常拖拖拉拉,最終形成拖延癥。
執行力差。有拖延癥的人執行力普遍很差,比如在工作中,上級安排一項工作或交代了一個任務,總是一拖再拖,實在拖不下去了,也沒有認真完成,而是草草應付了事。
自欺欺人。拖延癥者面對工作或需要處理的事情時,會充滿幻想,覺得“明天會做得更好、明天的狀態最佳”,總是不付諸實際行動,將時間都白白浪費了,最后難以完成任務。
缺乏干勁。有拖延癥的人從不會主動去做什么事情,尤其對待工作缺乏干勁,不愿意花費精力,總是抱著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的心態,非常不主動。
如何克服拖延癥?
改變認知。拖延與一些認知心理呈負相關,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這些不正確的認知,如運用積極暗示、增加成功體驗和放大優點等方法獲取自信;改變完美主義,幫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務帶來的益處。
降低目標。拖延癥者一般去干什么事情都會因為拖延而失敗并放棄,但是也因為“完美主義”,他們擁有極高的期望和要求,所以,可以采取降低目標難度的方式來緩解拖延癥。
制定具體時間表。給自己列一個具體時間表,把一直在拖延的、該完成的事情列出來,并把完成時間也標注出來,一件一件地去做??梢园堰@個表放在較明顯的、自己每天可以看見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去做。
第11屆大連市“全民普法周”啟幕
龍城大街新增景觀燈帶迎春節
遂寧如何堅持綠色經濟強市發展定位 院士專家引燃頭腦風暴
警惕,近期這六類詐騙手段多發 暑期家長和學生是重點詐騙對象
恩施州“平安校園”建設工作會要求健全風險防控體系 確保校園平安穩定
你被拖延癥拖垮了嗎 怎樣克服
義安區頒發首批瓶裝液化氣換氣點許可證
年輕的村干部活力強
黃曉武調研濉溪縣劉橋鎮
桂林汽車南站門前出現臟亂差 誰之過?
贛榆:省人大調研組調研我區海洋經濟
陳育文:力促公平優質發展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四方臺區召開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議
大年初二回娘家 宿遷唐爸爸用道“拔絲山藥”說出對三個閨女的愛
搭建科技與金融的“橋梁” 南京麒麟科技城項目融資對接會舉行
渭南科技創新大講堂增材制造的工業應用詮釋專題培訓會成功舉辦
阿里巴巴大數據平臺項目火熱推進
我市將推動大數據融合應用,加快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
綿陽構建住房公積金大稽查監督機制
貼心駕考員做了這些感動了考生
田陽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