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三位“70后”“80后”“準90后”全國人大代表:車間工人的大國工匠夢
履職故事
“弘揚工匠精神”連續3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緊隨這句話的是“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中國工業由大圖強,對大國工匠的期待躍然紙上。
全國兩會期間,川報集團特派記者采訪了三位來自工廠車間的工匠代表:“70后”劉忠,四川凌峰航空液壓機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的操作工;“80后”江勇,川威集團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煉鋼廠轉爐車間總爐長;還有來自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涂裝車間西區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黃波,他生于1989年,他覺得自己應該歸入“準90后”。
三位代表在全國兩會上的感悟和思考,折射出三代工匠對職業的認識和追求,匯入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歷史進程。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王眉靈
a
他們的榮譽感
“國家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我們不是旁觀者,而是深度參與者”
到北京的第二天,會議間隙,劉忠主動找到同在四川代表團的一位飛行員代表交談。生產軍機關鍵零部件的他,“每天都在造,卻從來沒有看到過成品”。外出參加活動,只要有飛行員同行,他都會去找他們,了解產品的質量,這已成習慣。
“曉得我是造液壓助力器、起落架的,飛行員眼睛睜大了:‘這可太重要了!關系著我們的生命安全!’”這樣的話,劉忠聽了無數遍,每次聽到都很自豪:“我造的零件,安裝在軍機上,飛翔在祖國的藍天,光想想就滿足。”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政府工作報告上的這句話,江勇畫下重重一筆。
讓江勇自豪的是,他所在企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自己作為技能帶頭人,帶著大家攻關破難,把公司的提釩冶煉技術提升至國內先進水平,多項技改為公司節成本、創效益,總量上億元。“‘鋼鐵川威’向‘釩鈦川威’轉型,我也出了一份力。”江勇滿臉笑容。
此次參會,黃波感受最深的,是高質量發展的急切和緊迫。“我的理解,就是把產品做好做優。”他用擅長的車舉例:有的廠家生產的汽車,有時開兩三年,發動機、車門就有異響,這種情況以后要力求杜絕。
“身上沉甸甸的擔子,讓我很自豪。”黃波說,國家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自己幸運地成為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他把參會收獲密密麻麻記在小本子上,回去后要向廣大工友們傳達。
b
他們的危機感
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普通人也能綻放出“榜樣的光芒”
市商務局:一周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分析(7月16日—7月22日)
市航道管理站進行航道典型斷面測量
我市上半年文物旅游業成效顯著
對話三位全國人大代表:車間工人的大國工匠夢
蕪湖節前客流高峰本周到來
體育局:2018年秋季小學生陽光體育田徑運動會成功舉辦
我市5家火電企業完成水平衡測試項目
提高法律意識 共創平安廣場
崔永斌帶隊到肥鄉區調研視察鄉村振興工作
邯鄲市政府智庫專家肖金成一行來磁調研
江西崇義:歡樂竹樂進校園
深圳正爭取國家國土空間規劃試點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南陽市離退休干部首屆文化藝術節隆重舉行
男子輕信期貨交易軟件半個月被騙11萬
濟寧電力實業公司“愛心媽媽”山區幫扶
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29.4萬人
湯劇艷京華——盱河高腔·鄉音版《牡丹亭》晉京演出剪影
花山雨山商務系統開展消防安全整治交叉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