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暨深化醫改工作會昨日召開。(通訊員陳境琨攝)
同安區洪塘衛生院工作人員指導村民簽約家庭醫生。
思明區筼筜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上門為新生兒體檢。
(廈門日報記者 陳莼 通訊員田 丁陳境琨 圖/市衛生計生委供圖(除署名外))昨日下午,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暨深化醫改工作會在市政府召開。會上,市衛生計生委與市計生協會總結了2017年的工作,并對今年衛生計生和深化醫改工作任務做了相關部署。
去年,全市衛生計生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健康廈門的目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金磚廈門會晤醫療衛生保障任務,穩步實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做實做好分級診療改革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依法實施“全面兩孩”政策,著力解決市民關注的產科、兒科就醫難,推廣實施“智慧醫療便民惠民工程”,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衛生與健康服務,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五大發展”示范市做出了新貢獻。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全面實施《“健康廈門2030”行動規劃》,進一步改善醫療衛生服務,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擴大家庭醫生簽約覆蓋面、充實豐富簽約服務內容,完善計生服務管理,推廣智慧健康信息化惠民便民應用,在衛生與健康服務上讓市民擁有更多便捷感和獲得感。
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我市分級診療經驗入選國家醫改典型
2017年本市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0.45歲,比2012年增加1.49歲。人口主要健康評價指標連續第12年保持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較好水平。
據悉,去年,我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78.19萬人,簽約覆蓋率35.33%;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服務13.7萬人,簽約率70.03%,完成全年“戶籍人口覆蓋率達到30%、重點人群覆蓋率達到60%”的工作目標。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率明顯提高,2017年全市公立基層醫療機構普通門診量723.9萬,同比上漲10.9%。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分級診療經驗被入選國家八個深化醫改重大典型分級診療經驗之一向全國推廣。我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也作為國家醫改五大典型經驗之一向全國推廣,并被中宣部作為健康領域唯一的案例,在向黨的十九大獻禮的“輝煌中國”專題報道中作為國家醫改重大成果介紹。
今年,我市將全面實施《“健康廈門2030”行動規劃》,將“健康”融入各項政策,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管理,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促進人民共建共享。大力抓好健康促進,廣泛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行動和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開展居民營養監測,引導合理膳食。發揮中醫治未病服務,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為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
同時,我市將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確保完成全市公立醫院醫藥費用增幅控制、藥占比、醫療收入中衛生耗材占比的控制指標,進一步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充實簽約服務包,出臺政府向社會資本辦醫購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行方案。
創新優化服務流程 有效解決產科兒科就醫難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全面實施,產科、兒科就醫難問題日益凸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去年,我市創新優化生育全過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流程,依托改造婦幼信息系統,統籌管理全市優質產科資源,倡導“有孕早建卡,免費做產檢,床位有保障”,柔性引導本市常住孕婦到基層社區早建卡、產檢并幫助預約分娩床位,有效解決廈門本市常住孕婦分娩難的問題。
同時,在三級醫院全面建立兒科預檢分診機制,開發“兒科智能導診平臺”,實時發布全市各醫院的兒科門診號源信息、急診信息和床位信息,有效引導群眾合理就醫,基本解決兒科就醫難。
今年,盤活現有醫療衛生資源,對現有醫院和已開工建設的醫院按相關標準實施結構優化調整,開足兒科、產科等短板專業的床位數。加強完善妊娠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對重點人群專案管理,確保妊娠風險管理網絡覆蓋全市醫療保健機構。力爭2018年我市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母嬰設施配置率達到80%以上,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推出孕產期綜合便民服務平臺“孕媽媽微服務”,提供更加人性化關愛服務。
優化診療服務流程 為市民提供便捷移動就醫體驗
前年,我市成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建設國家首批試點之一。去年,我市以此為契機,著力優化診療服務流程,建立全市門診統一預約平臺、廈門市衛生信息微信平臺等,讓老百姓看病更方便。
進一步更新手機app“廈門i健康”,實現在線完成家庭簽約、隨訪、咨詢、慢性病病人處方的續方、醫保卡遠程脫卡支付以及藥品第三方配送到家等,極大改善群眾便捷就醫體驗。
據悉,今年我市將繼續推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和產業園建設試點工程工作,綜合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建成基于大數據的新一代智能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推進落實“智能導診預約服務平臺”、廈門市民“網上家庭醫生服務系統”等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為市民提供全流程的便捷移動就醫體驗,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切實改善醫療服務 增加優質醫療資源
為了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去年,我市增設了多項醫療擴建項目,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已于去年8月正式開業,新增床位800張。全市千人均床位數提高到3.98張,比上一年提高了0.17張。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廈門分院也已發展成為我省有影響力的兒童專科醫院。市政府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建設市中醫院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
據介紹,今年,我市還將進一步切實改善醫療服務,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推動集美新城醫院合作項目早日落地,新建一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補強基層衛生資源。持續推進集美新城醫院、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市婦幼保健院集美分院等開展前期審批工作。謀劃市中醫院二期擴建、海滄區婦幼保健院、翔安區婦幼保健院等醫院項目的建設。
精準幫扶 加大投入生育關懷
2017年,市級落實計劃生育各項獎勵經費共7680.07萬元,同比增長11.2%。其中,市、區兩級協會投入生育關懷經費3350多萬元,用于農村計生幫扶、幸福工程(小額貼息貸款)、金秋助學、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計生特殊家庭幫扶、緊急救助和不孕癥治療等項目。
今年我市將加大計生特殊家庭關懷力度、完善就醫“綠色通道”機制、精準幫扶計生困難女孩。進一步完善實施全面兩孩配套政策,提高婦幼保健和生殖健康公共服務水平,加強政策創新,著力提高計生特殊家庭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流動人口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網曝華強北消防示范街微型消防站殘破不堪 街道辦著手修復
萬元大獎等你來拿! 橋頭面向全國征集“群音會”最美之聲
興寧食藥監局開展涉校安全隱患排查專項整治行動
貨值超700萬元!佛山集中銷毀一批假冒偽劣食品藥品
龍巖市持續唱響新時代雙擁主旋律
廈門衛生計生事業再上新臺階 人均期望壽命達80.45歲
保定街道團洲村:及時排查解決新問題 將亂象控制在源頭
民辦學校實現收費自主定價 是否可以“任性漲價”
松陽綠道“牽手”石倉春節“賣生態賣文化”
出租車司機拾金不昧 萬元現金歸還失主
打撈水葫蘆900余噸 鯉城重現母親河靚麗景觀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市環保局舉辦全省環保系統書畫攝影比賽獲獎作品巡回展
花溪區研究部署近期環保督察整改工作
我市糧油品牌建設再創佳績
荔城區持續開展水質提升攻堅行動
海口智慧物流商城初具規模
大人出誤會孩子被遺忘 民警巧查詢找到其父母
黃石市區今起辦理居民社保卡
禪城招生辦:符合這些條件才算“人戶一致”
景德鎮市人民政府關于吳云清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