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一年的陜歷博基本陳列改造馬上就要完成,新的基本陳列會有哪些不同和驚喜呢?
“楊官寨遺址出土的人面型陶器座,石峁遺址出土的陶鷹和壁畫,潼關稅村隋墓出土的陶俑,還有五代馮暉墓的磚雕等等,這些平日難得一見的文物,都將出現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升級改造后的基本陳列《陜西古代文明》展覽上?!标兾鳉v史博物館相關負責人透露。
據悉新的基本陳列將于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當天正式與游客見面。陜西歷史博物館上一次對基本陳列進行升級改造是2008年,這10年里,我省的考古新發現層出不窮,不斷填補著大家對中華文明的認知,但原先的基本陳列卻因為布展較早,沒有這方面的補充。
據悉,此次基本陳列改造最大的特點就是補充近十年的最新考古成果。按照最新的展陳大綱,在原有主題體系不變的情況下,以時間為序,將最能體現這些考古新發現的研究成果及文物,補充進原有的各個單元中。
比如第一單元史前文明原本只有5個小節內容,因為石峁和楊官寨等考古新發現,增加到了9個小節。最后一個單元唐以后的長安原本只有5個小節,現在也增加到了7個小節。展覽小節數量增加,以及文物的豐富。有效提升了陜歷博基本陳列對于陜西古代文明的梳理和展示水準。
據了解,本次陜歷博基本陳列升級改造工作最大亮點在于開辟了國寶館,這里基本囊括了陜西最頂級的文物珍品。按照計劃,名單上的一百件(套)文物將以3個月為一期,陸續進入國寶館進行重點展示。
記者了解到,收藏于咸陽文保中心的西周體量最大的青銅鼎——淳化大鼎將成為亮相國寶館的第一件重點文物。同時陜西歷史博物館還將以“國寶回家”為題,協調收藏于國家博物館和其他省外博物館的“陜西籍”文物來這里展出。
除了新增文物之外,大量的藝術品(雕塑、模型、場景等)和多媒體設施(投影、動漫、互動體驗游戲等)也將出現在最新的基本陳列展中,以便讓廣大游客更直觀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信息來源:西安晚報
阜新市2018年2月份消費品市場運行情況
我省出臺《意見》加快實現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今年建成三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
荊州區馬山鎮一百歲老人過生日五代同堂很歡樂
習近平等領導同志親切會見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員
尹力在成都會見盧森堡駐華大使俞博生
改造后的陜歷博基本陳列 將于后天揭開面紗
顏值高有品質四季皆可賞景 中央灣區珊瑚海小區雙重保障維持綠化高水準
2017東亞文化之都·中國長沙活動年圓滿收官
龍文區力爭4月底全部完成湘橋湖西社片區征遷任務
興隆街道為高考護航 免費提供文具藥品還保障道路清洗
衡東縣向陽幼兒園設備設施(二)政府采購項目招標公告
重慶已偵辦涉黑涉惡團伙案件149個 收到涉黑涉惡線索2539條
努力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
龍 鳳:硬化道路助力脫貧攻堅
湖南人不能錯過的養老保險補繳新政策
聚智引才活水來——渝水區創新開展人才工作推動跨越發展
不得提高景區內交通運輸等其他游覽服務價格
認真執法比賽 守護綠茵公平
任澤鋒在全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暨“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工作推進會上強調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 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經信委組織企業參加第五屆中國國際新材料博覽會